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營氣篇第十六

黃帝突然對身體的奧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撓著下巴上的小胡茬,一臉認真地問身邊的岐伯:“岐伯啊,你說這營氣之道,到底是個啥玩意兒?能不能給我說道說道?”

岐伯一聽,心裡暗笑,心想這黃帝陛下平時忙得很,怎麼突然對中醫理論感興趣了?不過,他還是一本正經地回答說:“哎呀,陛下啊,這營氣之道啊,說白了就是‘內谷為寶’。您想啊,咱們人吃五穀雜糧,這些糧食一進到胃裡,那可就熱鬧了,它們就像一群小工人,開始忙活著把食物分解成各種營養精華。”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這麼說來,胃還是個加工廠呢?”

岐伯點頭如搗蒜:“對對對,陛下英明!胃這加工廠可厲害了,它把這些營養精華打包好,然後透過一條神秘通道——肺脈,把這些寶貝傳送到全身各處。這就叫‘谷入於胃,乃傳之肺’。”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話:“那這些營養精華在身體裡是怎麼分佈的呢?”

岐伯清了清嗓子,繼續講解:“這些精華啊,它們在身體裡頭可不含糊,一部分留在內臟裡,給各個器官加油打氣;另一部分呢,就像撒網一樣,遍佈到全身的面板、肌肉、骨骼裡。特別是那些特別精純的精華,它們可是挑大樑的角色,專門在經絡隧道里跑來跑去,一刻也不停歇。這就叫‘流溢於中,佈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

黃帝一聽,不禁感嘆道:“原來如此,這些精華還真是勤勞的小蜜蜂啊!”

岐伯笑著點頭:“沒錯,陛下比喻得恰當!這些精華在經絡裡跑來跑去,就像永不停歇的列車,從起點到終點,再從終點回到起點,週而復始,無窮無盡。這就叫‘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這就像咱們華夏大地的四季輪迴,春種秋收,冬藏夏長,一切都是那麼有序,那麼自然!”

岐伯拍手稱讚:“陛下真是天資聰穎,一點就透!營氣之道,確實與天地之道相通。咱們人的身體啊,就像一個小宇宙,裡頭的氣血執行、陰陽平衡,都是遵循著大自然的法則。”

說到這裡,岐伯突然話鋒一轉,開玩笑地說:“不過啊,陛下,雖然這營氣之道很重要,但您可別忘了,咱們人還得吃飯睡覺呢!要是餓著肚子,或者熬夜不睡覺,那這營氣可就沒力氣幹活了,到時候身體就要出毛病咯!”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岐伯啊岐伯,你這傢伙真是既嚴肅又幽默!放心,我以後一定按時吃飯睡覺,好好保養身體,爭取多活幾年,多看看咱們華夏的大好河山!”

兩人相視而笑,氣氛一時變得輕鬆愉快起來。黃帝又接著問:“岐伯啊,那這營氣要是出了問題,人會怎麼樣?”

岐伯收起了笑容,認真地說:“營氣要是出了問題,那麻煩可就大了。比如說營氣不足吧,人就會感到疲倦無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嚴重的還會影響到身體的正常功能呢!所以啊,咱們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均衡、作息規律,這樣才能保證營氣的充足和正常執行。”

黃帝點頭表示贊同:“說得在理!看來我這皇帝也得向老百姓學習,好好養生才行啊!”

岐伯笑著回答:“陛下說得是!養生不分貴賤,只要咱們用心去做,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兩人聊得投機,不知不覺天色已晚。黃帝站起身來,拍了拍岐伯的肩膀:“岐伯啊,今天聽你這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啊!以後有空咱們還得多聊聊這些醫學知識。”

岐伯躬身行禮:“臣隨時恭候陛下召見。”

就這樣,黃帝和岐伯的這次對話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不過呢,咱們的故事還沒完。你想啊,黃帝這一問,可是問出了中醫理論的一大塊寶貝呢!營氣之道、氣血執行、陰陽平衡……這些可都是中醫的精髓所在啊!

說到這裡啊,我突然想起了一個笑話。說有一天,一個小夥子去看醫生,醫生問他:“你最近感覺怎麼樣啊?”小夥子回答說:“哎呀,醫生啊,我最近感覺身體就像一輛缺油的車,跑不動啊!”醫生一聽就笑了:“那你這可得好好補補油了!不過啊,咱們這油可不是汽油柴油啥的,而是你身體裡的營氣哦!”

黃帝有一天突然心血來潮,問岐伯:“岐伯啊,你能不能給我講講那個‘氣’在咱們身體裡是怎麼跑來跑去的啊?”岐伯一聽,心想這黃帝還真是好學,於是就開始了他那段精彩的“氣”的奇幻漂流解說。

岐伯緩緩道來:“這氣呢,它可是個調皮的傢伙,它從咱們的太陰肺經開始它的旅程。你想啊,太陰肺經就像咱們身體的起點站,氣從這裡出發,首先就湧向了手陽明大腸經。”

黃帝:“哦?手陽明大腸經?那它在哪兒啊?”

岐伯:“哈哈,黃帝啊,你摸摸你的手臂外側,從肩膀一直到手肘那裡,有一條硬硬的線,那就是手陽明大腸經啦!氣從這裡上去,一直到臉上,然後它就轉了個彎,跑到足陽明胃經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黃帝:“足陽明胃經?聽起來挺重要的嘛。”

岐伯:“那當然啦!足陽明胃經可是咱們身體的能量大道,它從臉上一直往下,經過你的大腿、小腿,最後到你的腳趾頭的大拇趾和二拇趾之間。氣在這裡稍作停留,就像給腳趾頭送了個溫暖的小擁抱。”

黃帝:“哈哈,這氣還挺有心的嘛。”

岐伯:“可不是嘛!然後這氣又繼續它的旅程,它下行到你的腳脖子那裡,又轉頭回到了大拇趾間,和太陰肺經來了個溫馨的擁抱,就像是說:‘嘿,我又回來了!’然後它又繼續往上,一直衝到了你的大腿根兒,也就是咱們的髖骨那裡,中醫裡叫‘髀’,現代咱們就叫腹股溝啦。從那裡,它又一股腦兒地衝進了你的心臟。”

黃帝:“哇,這一路可真是夠遠的!”

岐伯:“可不是嘛!氣這傢伙可不怕累,它進了心臟後,就沿著手少陰心經開始新的旅程了。心經從腋窩開始,一直走到你的小手指尖端,然後和手太陽小腸經匯合。”

黃帝:“手太陽小腸經?這又是在哪兒?”

岐伯:“哈哈,黃帝啊,你伸伸你的手臂,小手臂的外側,從腋窩到手肘那裡,有一條線,那就是小腸經啦!氣從這裡上去,穿過你的腋窩,然後跑到你的肩胛骨那裡,再往上到你的眼角內側,對,就是那個‘淚腺’的位置,然後它還會跑到你的頭頂,再順著你的脖子下來,和足太陽膀胱經匯合。”

黃帝:“足太陽膀胱經?聽起來像是個大工程啊。”

岐伯:“沒錯!膀胱經可是咱們身體裡的超級大道,它從頭頂一直延伸到你的腳趾頭的小拇趾外側。氣在這裡可是要跑遍你的整個背部,就像是在做背部按摩一樣,然後再跑到你的小腿肚,最後到你的腳趾頭。”

黃帝:“這一路下來,氣可真是夠忙的啊。”

岐伯:“可不是嘛!但氣這傢伙可不止於此,它還會繼續往下,順著你的脊柱,跑到你的屁股那裡,然後再下去到你的小腳趾尖端。在那裡,它又和足少陰腎經匯合了。”

黃帝:“足少陰腎經?這又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