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擺放的,都是這麼長時間以來,邊作軍讓收破爛的撿漏回來的東西。
不要小看收破爛的,他們走街串巷,只要有善於發現的眼睛,還有隨時打聽訊息的嘴巴,就能快速的找到哪兒有老物件。
邊作軍選了一些中檔的古玩字畫,放在古玩鋪子裡,然後聘請了陸橋那邊的喬老,做為店鋪的鑑定師傅。
那些國寶級的寶貝,他並沒有拿出來。
沒有必要。
就拿出來的這些,也足夠支撐整個門面了。
當然,比起齊光磊那邊的雜七雜八的貨色,寶昌齋的古玩字畫,那檔次就高了不是一星半點兒,因為是新出現的,所以吸引了京城喜歡搞收藏的那批人。
這些人上門,有買有賣。
寶昌齋出價公道,不像齊光磊那邊,對價格刻意打壓,所以沒幾天,就形成了一個初步的口碑。
那就是手上有東西要賣,首選寶昌齋,避坑齊光磊的古董鋪子。
而且,因為寶昌齋裝修典雅,又專門開闢了二樓交流區域,搞收藏這些人,也有了探討古玩的去處。
所以,寶昌齋自從開業,每天進出的客人不少。
就算是過了開業那天,依舊是顧客盈門。
這一幕,落在齊光磊手下眼中,然後轉頭告訴了他。
“豈有此理!”齊光磊氣的一拍桌子。
“同樣是古玩鋪子,憑什麼這些人都去邊作軍店裡,不去我那邊?!”
“邊作軍這是想出高價,然後擠垮我?”
“我就偏不如他所願。”
於是,他直接下令,對上門賣古玩字畫的,一律按照正常估價收購,不再刻意打壓價格。
可惜,古董收藏圈子很小。
一個古玩鋪子的名聲,一旦在圈子裡傳開,就很難挽回。
再說,估價都差不多,想要賣古董的,都會選擇一個名聲好的店鋪,絕對不會選名聲不好的店鋪。
所以開業一個月,齊光磊的鋪子,生意可以說是門可羅雀。
“提高價格,只要有得賺就行。”齊光磊咬牙做出決定。
畢竟陸橋給的價格還可以,轉手賣給他,多少還有的賺。
開門做生意,少賺總比一分不賺要好的多。
如此又過了一個月,齊光磊的古董鋪子,這才稍微有了一點兒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