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朋你們可能會覺得抽象,但這就是我的日常。”
“笑死,00後整頓國家隊。”
“哈哈哈哈啊哈!”
國家隊爆出笑料也不是一朝一夕了,從24年後,國家隊整體年輕化以來,圍繞這些青年國腳的各種採訪,爆料,以及足協安排的球迷活動都可以窺見如今國家隊隊內的氣氛和畫風愈發走向抽象。
這樣的一幕,也讓中國隊以一種更加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方式出圈,讓人們得以透過更多賽場之外的途徑來了解如今的這支中國隊,從而加深了國家隊和球迷之間的情感聯絡。
第二天,比賽日結束後,中國隊的訓練已經愈發趨於放鬆了。
因為套路根本不用再練,從國青時期起,這部分主力球員,在一起踢球捏合的時間有34年,算上國少的話,則要更久。
再加上蘇鬱在場上,心有靈犀光環的連線,球員之間的默契已經到接球球員一個擰身,其餘隊友就知道怎麼跑位的地步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以國家隊的訓練模式也從過去的一天兩練三練,到現在基本就是一天一練,而且也不會有多大強度,基本以保持狀態為主。
一天訓練結束之後,隊員們紛紛各自聚集起來娛樂消遣,排解剩餘的精力。
“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個支點中鋒,背打這麼差勁。”
劉景翼兩下運球后,擺脫不了彭俊浩,被後者斷球,順勢打出一波反擊,在蘇鬱一個三分遠投得手之後,陳懿延無情譏諷起同隊裡,背打無力的劉景翼。
這事讓劉景翼鬧了個大紅臉。
別看他長了188的大個,但是在籃球領域,完全是個小白。
不像彭俊浩,身高在中國隊裡佔盡劣勢的他,反而是隊裡運球最好的。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當初但凡身高多個10公分,他都不至於走足球這條歪路。
到了晚上,蘇鬱吃完飯後,和陳懿延走在一起,這次輪到他倆當室友。
兩人各自嘬著手裡的酸奶,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蘇鬱,我發現你弟進國家隊後,你一句話都不帶和他說的,當哥的,怎麼能不帶帶小弟呢。”
“唉,我本來就不太贊同他這麼早進國家隊,但是徐指導有這一手,我也沒辦法。”
羅懷宇的生日在10年2月5號,是三小隻裡年紀最小的一個,如果順利的話,生日那天正好是中國隊踢半決賽的日子。
這意味著到目前為止,羅懷宇才17歲不到,這個年紀,蘇鬱和何羨等人都還只在國青國少呢。
而羅懷宇幾個入選如今的國家隊,未嘗沒有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他們在聯賽的資料還只是一個末流,雖然已經顯露出高超的天賦,也在亞運會上打出了驚才絕豔的表現。
但是從實際出發,以他們目前的能力,當不足以在國內競爭到一個進入名單的位置。
這些年,國家隊戰績愈發亮眼,輿論形勢愈發好轉,一個國腳身份背後牽動的利益是驚人的。
這也帶動了國內球員的競爭心理,一些成熟球員在聯賽裡牟足了勁證明自己,就是為了博取一張進入國足26人大名單的門票,哪怕是全程坐替補看飲水機呢。
結果徐晉之大手一揮,招進三個或許天賦異稟,但是在聯賽沒什麼說服性發揮的小將。
這就讓那些在國內踢出身價和表現,卻最終落選的球員為自己感到幾分悲憤。
一時間各種怨聲四起,甚至還有把羅懷宇入選國家隊和蘇鬱聯絡起來的好事者,大肆散播有關國家隊開後門的流言。
面對這些流言,蘇鬱自視清白,所以無畏無懼,但是這對於羅懷宇來說又是多大的傷害。
蘇鬱不去特別照顧他,也是怕落人口實,另一方面,也是對羅懷宇的警醒和考驗。
蘇鬱想要羅懷宇明白的是,入選國家隊,不僅是一種認可和讚揚,同樣也是壓力和責任。
喜歡星耀足壇:史上最強帶刀後衛請大家收藏:()星耀足壇:史上最強帶刀後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