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目前的他對於中國隊來說,重要性無可撼動,因為中國已經不缺組織出球的人選,只缺一個兼具硬度和強度的破壞手。
這就讓蘇鬱被徹底解放出來,有陳懿延在中路擔當戰術兌子,蘇鬱無論是居後排程還是突破前插都可以放手施為。
而比賽場上,中國隊的優勢更是被直觀體現。
加拿大的隊員們貌似是在施行中位逼搶的戰術,但他們在相互的聯絡上卻總顯得生澀和僵硬,以至於中國隊總能輕易地透過結實的出球功底和默契的跑位傳接從容不迫地應對逼搶,並組織起進攻來。
在以往,中國隊後場倒腳常常被球迷們視作推卸責任,消極比賽。
而如今,中國隊頻繁透過人員換位,各種傳接串聯的套路層出不窮,卻是讓球迷們屢屢迸發出歡呼。
細究這其中緣由,就是如今的中國隊從不缺乏組織推進,突破向前的想法和能力。
比賽進行到第14分鐘,中國隊徹底在控球上佔據主動。從後場開始,姚鎮鈞接到吳瑛飛的轉移球,一個反向跨步抹開對手前鋒愛德華多,旋即一腳低平球精準找到回撤到中圈的凌雲,後者背身迎球直接橫推給陳懿延,隨後堅決前插,陳懿延接球動作稍大,但還在趕在戴維斯欺身逼搶前將球回給凌雲。
凌雲直接帶球從中路獨闖龍潭,期間面對對手兩人夾防,外腳背斜分皮球給到禁區弧頂的劉景翼,後者同樣不停球一腳塞向禁區遠點,從越位線上殺出的彭朋調整身位接球送出倒三角,跑出空位的凌雲迎球便是一腳推射。
只可惜在遠角被封死的情況下,凌雲這一腳太過追求近角角度的刁鑽,而忽視了球速,被加拿大的門將貝芬斯·維納杜姆下地封堵後二次反應,將球打了出去。
像這種型別的傳切配合只是中國隊在過去15分鐘裡的一個縮影,而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隊在這次進攻被封堵出來以前,已經持續一分半鐘連續傳導沒有被加拿大斷球過了。
這樣的中國隊顯然又給球迷們帶來全新鮮活的體驗。因為以往的中國隊最為球迷喜聞樂見的就是各種不懈拼搶,長傳反擊,然後快馬飛馳的場景,而像這樣組織緊密,推進順暢的配合美得讓人不敢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也正說明,這支年輕的中國隊還遠沒有到達成熟的巔峰,徐晉之非常有遠見的沒有固定採用某種套路來框束他們,而是不斷採取新戰術新打法來磨鍊球員,試驗陣容。
世界足壇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沒有一成不變,一應萬法的套路。
過去中國隊透支體力,拼高位,嚴打反擊的踢法完全是出於無奈,畢竟這是在當時最實惠最能在短時期見成效的戰術體系。
但為計深遠,徐晉之幾乎是在18強賽的半程,就急趕著讓中國隊向新打法轉型,為此甚至不惜“揠苗助長”,喪心病狂地將17歲都不到的彭朋召進國家隊。
這樣的做法在當時必然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巨大的隱患,畢竟從上半程看,老一套對於中國隊來說是很吃香的,既然有效,那就不可避免地用保守的思維去看待。
然而殊不知,歷史是用來總結的,而不是用來重複的,經驗和教條編織的陷阱,正從以往的腳步中蔓伸出來,輕輕勾住某一些人的心理,最終讓人在僥倖和一昧守成中吃到懊悔不迭卻死不悔改的教訓。
而在歐洲遊歷了近10年的徐晉之,卻能深刻意識到如今世界足壇正在發生的變化,這個七旬的老人,要帶領一群初諳世事的大小夥子們,去趕足壇當頭的一波浪潮。
70歲正是闖蕩的年紀,中國足球正年輕,他也必須年輕!
喜歡星耀足壇:史上最強帶刀後衛請大家收藏:()星耀足壇:史上最強帶刀後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