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凜冬女王以後,黑魔王的狀態同樣糟糕。
他能夠感受到這具身體已經瀕臨崩潰,甚至可以算得上奄奄一息。
然而距離他最近的復仇軍,他指的是那些活著的,也在數百里外。
想靠這具身體走回去,或者無論以任何方式回去,都是不可能的。
但若要等著維魯克來救他,先不說復仇軍能不能找到他,就算找到了黑魔王也不會容許自己以如此糟糕的形象出現在他們面前。
所以黑魔王只能冒險從軀體中再次分離出一部分靈魂——正如他曾經在腐朽森林和利尼維亞戰鬥時做的那樣,由靈魂操控那些亡靈戰士的軀體搭建一頂轎子。
然後黑魔王將自己的肉身置於冰雪中藏進那頂轎子裡,再由亡靈戰士將自己抬回復仇軍的營地去。
這樣既能掩蓋他此刻的虛弱,也不會在復仇軍即將再次對決北國人時打擊他們計程車氣。
畢竟即使復仇軍們都聽聞過凜冬女王的強大,但在從未親身經歷過那來自千年前的寒冬的恐怖時,他們依舊會覺得為了消滅她而付出一個團的代價過於沉重。
......
避冬市鎮的戰役失利後,阿爾庫茲因為元氣大傷加之失敗帶來的威望受損,使他在北國話語權驟降。
儘管北國領主們沒有明說,但實際上阿爾庫茲已經被暫時排除在北國的決策層之外。
他只能灰溜溜地帶著自己的殘兵繼續向南,請求巨龍之母“冰川”的庇佑。
其他留在龍骸谷附近的北國領主們,則推舉出了一位德高望重,且在避冬市鎮戰役中實力損失相對較小的領主暫時擔任他們的領袖。
堅定了抵抗信念的北國領主們在利尼維亞人和精靈們的支援下,謀劃著針對復仇軍的下一場軍事行動。
這場軍事行動的目的是吸引復仇軍的主力,為聯軍的主攻方向提供掩護。
利尼維亞人為北國提供了糧食補給,並且在迪納斯王的主持下,他們還簽署了來年的貿易協定,以保證北國次年也能從利尼維亞獲得穩定的糧食保證。
伊利丹將軍則乾脆向北國派出了來自德魯伊氏族的戰士們,為他們提供更加直接的支援。
有了聯軍的支援,北國領主們為這場行動再次聚集起一支近三萬人的大軍。
其中三分之一是從避冬市鎮逃回來的部隊,剩下的則是領主們帶走了自己家堡裡的全部駐軍,以及領地內的所有青壯年。
龍骸谷是北國最後一塊富裕的農業區,一旦失守就意味著北國人即使還想抵抗也失去了立足的基礎。
哪怕有利尼維亞人和艾瑞戴爾的支援,即使北國也不可能再是北國人的北國了——利尼維亞和艾瑞戴爾不是慈善機構,他們對北國的援助或許更像是一種投資。
而投資,是需要考慮回報的。
所以北國領主們表現出了空前的團結,除了被放逐的阿爾庫茲外,他們幾乎包容了過去自己所不能容忍的一切。
許多在避冬市鎮戰役中,因為恐懼而提前潰逃的部隊和領主都被重新吸納回來,北國社會願意再給予他們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
與此同時,他們也想方設法地聯絡那些分散在復仇軍佔領區內的殘存抵抗者,號召他們盡最大可能地為復仇軍制造麻煩,拖延敵人進攻的腳步。
這些抵抗者人數不多,但對於執意繼續西進的維魯克而言卻將嚴重威脅他日益增長的後方交通線。
如果這些部隊能夠緊密地協同作戰,那麼維魯克和復仇軍主力都將陷入極為艱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