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賽多爾准將帶領的復仇軍先鋒來到白水河邊,許多復仇軍士兵經歷過長途跋涉後,都興奮地衝到河裡洗澡時,他的斥候部隊才在河的下游發現敵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顯然歐蒂爾伯爵對這裡的地形更加熟悉,在初步搜尋無果後便沿著白水河逆流而上。反正任何一支由活人組成的軍隊,想要長距離行軍都必須要靠近水源。
於是兩軍便恰好在此相遇。
這是利尼維亞人同復仇軍主力的第一次交手,儘管迪納斯王率領的利尼維亞軍隊已經在暴雲寺院和瓦拉杜勒同黑魔王戰鬥過多次,但每一次黑魔王不是控制著亡靈大軍搞人海戰術,就是用巨龍偷襲。
那些勝敗更多是謀劃上較量,無法作為比較兩軍戰力的參考。
所以無論是賽多爾准將還是歐蒂爾伯爵,都對這一次交手格外謹慎。
賽多爾准將在得知白水河下游發現敵情後,便立刻派遣更多的偵察部隊向四周探查,進一步瞭解戰場地形的同時,也需要警戒是否還有更多未知動向的利尼維亞軍隊。
經歷過一路走來的各場戰鬥,復仇軍的斥候專業且高效,他們很快就為賽多爾准將送來了最關鍵的資訊:利尼維亞軍的大部隊在河流對岸,並且在兩軍之間還有一座木橋。
這也就意味著,那座木橋將成為兩軍第一次爭奪的焦點。
賽多爾將軍派出騎兵連隊企圖佔領木橋,但還是因為利尼維亞人對這裡的地形更加熟悉的緣故,歐蒂爾伯爵的騎兵成功趕在復仇軍之前便佔領了橋樑。
復仇軍的騎兵連隊以原兵團中騎馬的黑暗騎士團為主,但在熬過北國的嚴寒之後,大部分戰馬都普遍狀態不佳。
儘管它們與利尼維亞騎兵的馬匹屬於同種良駒,但無論在耐力還是爆發力上都遠遜於在利尼維亞軍中服役的表親們。
馬匹的劣勢使復仇軍得勝後無法追擊,落敗後難以撤離,再加上賽多爾准將派去的復仇軍騎兵只有一百多人,可佔領木橋的利尼維亞騎兵則是他們的兩倍。
利尼維亞軍和復仇軍的第一次交手並沒有持續多久,便以復仇軍騎兵的退讓而告終。
不過正當歐蒂爾伯爵還在猶豫是否應該毀掉這座橋樑時,復仇軍騎兵們又帶著賽多爾准將調撥的援兵再次出現在橋頭。
這一次除了騎兵以外,復仇軍還派出了各一個小隊的煉獄法師和哥布林投標手。
在復仇軍騎兵從正面牽制利尼維亞人注意力的同時,那些煉獄法師和哥布林投標手則配合主力,快速向利尼維亞人背後滲透過去。
並在利尼維亞的騎兵們反應過來之前,佔領了他們的橋頭營地。
儘管那些哥布林投標手,此前從未與黑騎士們有過合作;而哪怕是煉獄法師,此前也從來沒有接受過黑騎士的統轄。
但在矮人參謀們整編過後的新體制下,他們卻能像通用的部件一樣,完美地插入一個更高階別的黑騎士編隊中作戰,而沒有出現絲毫的指揮混亂。
這是一種完全不同於過去的軍隊體制,儘管復仇軍的成員種族複雜,動機各異。
他們曾經有著各自的領袖和頭人,以群體或部落的形式服從著那些高位者的命令。
當黑魔王與那些部族領袖意見一致時還好,但如果意見不一致時,則很難保證復仇軍不會出現如迪納斯王染病臥床後利尼維亞軍所表現出來的混亂。
畢竟一個人反對可以靠黑魔王的力量解決,一群人的叛亂既是對黑魔王來說也是個麻煩。更何況如今大業未成,黑魔王可不想提前為了這些頭疼。
矮人參謀們的改革,為復仇軍引入了一種名為軍銜的等級制度。
但在復仇軍這裡,它不同於矮人王國那套僅僅表示官階和榮譽的體系,而是代表一種管理軍事力量的優先順序。
在同一作戰單位下,無論其來源或種族如何,低階者對於高階者的服從都是絕對的。
如果不接受來自更高優先順序的命令,則會有憲兵介入並依據其造成的後果來定罪。
黑魔王這麼做,是要將復仇軍從某些人的軍隊,變成一支只歸屬於某一實體的軍隊。
這個實體可以是他本人,也可以是他委託設立的一個貫徹他的意志的機構。
復仇軍作為黑魔王手中最重要的暴力集團,他可不樂意和別人分享太多。
並且如今的黑魔王已經有了兩座王國,領地之廣覆蓋半個北方大陸。
與戰場上征服利尼維亞,歸攏世界的力量同等重要的,是在已經征服之地建立起一套能夠將力量高效整合起來的管理機構。
他在復仇軍之中的改革只是一次開始和嘗試,還遠遠不是他想要的終點。
喜歡王國保衛戰同人:眾生與誓言之歌請大家收藏:()王國保衛戰同人:眾生與誓言之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