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爾男爵一來一返所白白耗費掉的時間,對於復仇軍來說已經足夠了——暮光精靈兩側友鄰的復仇軍兵團,都各自派出了援軍向他們靠攏。
他們的出現徹底宣告了利尼維亞奇襲計劃的破產。
迪納斯王站在城牆上,右手死死扣住磚石的垛口。
他見到自己的軍隊處於下風,理智告訴他現在應該儘快收手,可內心深處他仍舊不肯死心。
利尼維亞需要的是一場能夠鼓舞士氣的勝利,不是這樣一樁虎頭蛇尾的鬧劇...
原本御前會議和朝中重臣們並不想在這場襲擊中投入超過一千名騎兵,但迪納斯王說服了他們將這數字翻了兩倍。
可是現在,如果就此收手,就意味著這兩千名騎兵將全部打了水漂。
甚至可能還有迪納斯王對於軍隊的控制。
要是這一仗打得太難看,那麼重臣們很有可能以此為理由直接聯手逼宮,要求他交出王國軍隊的指揮權,理由當然也足夠充分:昔日勇猛睿智的國王如今已經老了,為了幫國王守住他的榮譽和名聲,也為了王國的命運,身為重臣的他們不得不幫國王分擔更多的壓力。
迪納斯王不想看到那樣的事情發生。
為了不讓勝利變成鬧劇,他只能像個輸紅眼的賭徒似的,不斷地加重自己放在桌上的籌碼。
而且作為國王,迪納斯王也知道他的民眾並沒有那麼理智。
假若現在撤軍,他們只會看到王國最精銳的重騎兵們在國王的親自指揮下遭到挫敗。
真真假假的訊息屆時將會鬧得滿城風雨,民眾或許難以理解戰場上發生了什麼,但擺在他們眼前的事實會令他們感覺利尼維亞已經衰落。
這會動搖人民守城的決心!
所以迪納斯王絕對不能讓蓋爾男爵輸。
但蓋爾男爵和他的騎兵們已經陷入苦戰,獲得勝利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
為了拯救他們,迪納斯王越過自己的議會,直接用王家法令派出更多的兵力掩護他們的行動。
不過此時的復仇軍已經完全反應了過來,並且下定決心提前展開攻城行動...
為了截擊從利尼維亞城出來增援的輕騎兵,維魯克調集了沿途所有兵團裡的暗影弓手,將他們列於陣前排成長線,使其不斷襲擾那些缺乏鎧甲保護的利尼維亞輕裝騎兵。
迪納斯王的魔法師和弓箭手也登上城牆作為回應,還有城內的炮兵也向外開炮。
然而那些弓箭手和炮兵對暗影弓手們的威脅並不大。
因為暗影弓手們的目標只是城外機動的輕騎兵,所以他們遠離城牆在利尼維亞守軍的射程之外。
並且維魯克要求他們排列成鬆散的散兵線,精度不佳的火炮很難命中這樣稀疏的目標。
利尼維亞人的輕騎兵只跑了一半的路程,便因為抵不住箭雨的殺傷被迫返回。
但利尼維亞城的東北角,蓋爾男爵和重騎兵們身邊的復仇軍卻越圍越多。
復仇軍的步兵們重新結成完整的反騎陣線,在軍官的命令下從各個方向壓來,他們的身後還跟隨著大量的煉獄法師和獸人薩滿。
任何試圖向他們靠近的騎兵,都會先遭受火球和雷鳴的襲擊,而後再經歷飛鏢和投矛的洗禮,即便最後還能衝擊到步兵們的身前,騎士們也沒有多少力量再突破那道由長矛和盾牌組成鐵牆。
而且復仇軍還在不停地壓縮蓋爾男爵的作戰空間,一旦戰馬失去了它們的機動優勢,在狹小的空間內重騎兵根本無法和組成完整陣線的重步兵叢集對抗。
迪納斯王為了挽救他的重騎兵,又一次派出了新的援軍。
這批援軍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在復仇軍的注視下想靠速度復刻突襲時的順遂已經不可能了,於是這一次利尼維亞人選擇了更穩健的戰術。
重灌步兵們乘坐在被木板和鐵皮包裹的運兵車裡,雖然速度緩慢,但卻能強頂著復仇軍的箭雨向蓋爾男爵移動。
與他們交戰的復仇軍中,大部分魔法師都被調去圍攻蓋爾男爵的騎士們。
因為那些騎士們身披被祝福過的鎧甲,很難被尋常箭矢傷到,遠距離上只有被同樣附魔過的箭矢或法術才能威脅他們。
所以復仇軍幾乎沒有多少魔法師,能夠阻攔這些運兵車安全地跑到輕騎兵們撤退的地方。
可這些重步兵還沒來得及歡呼,來自遠方天空中的呼嘯聲便掀翻了他們的運輸車,打碎了他們的夢想——連同他們的血肉一起。
維魯克雖然暫時調遣不出更多的魔法師過來對付他們,但他卻還有威力更大的哥布林導彈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