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隊離開羅馬的4天裡,陳小亮可沒閒著。
為了不加重病毒性感冒的症狀,和塞斯科晨跑照舊,10公里55分鐘,配速保持在5分30秒。
對於職業足球運動員來說,平時訓練中更注重的是在對抗和節奏變化下的折返跑與衝刺慢跑衝刺的訓練,單純的長距離有氧跑倒不是主要訓練科目。
不過這樣的訓練對於陳小亮來說,積累的是訓練值,對塞斯科來說,倒是真刀真槍練的是耐力了。
當然,沒有系統的塞斯科,單靠這樣的加練來提升耐力,效率和幅度是可想而知的。
更多的還是用來調節肌體活躍度,促進迴圈,讓身體在休賽期也能保持運動狀態。
自從出了那不勒斯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黑腳黨的事情後,每次跑步大衛都會跟著一起。
一開始是騎腳踏車,後來是跟著跑一段。
相比兩人,原本微胖的大衛倒是鍛鍊成果最顯著的那一個…
一圈跑完正好到家,大衛要麼陪海倫娜去城裡買東西,要麼就是休息一會,順便充當業餘的園丁、花匠。
而陳小亮則和塞斯科做簡單的有球訓練保持球感。
俗話說的好,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職業球員也是如此。
中午吃過飯是簡單的午休,然後和俱樂部訓練的時長一樣,進行一個半小時的肌肉練習。
雖然對陳小亮來說不能直接增加強壯屬性,但日復一日堅持的鍛鍊,使他肌肉的線條凹凸有致、清晰可見。
不過足球運動員對肌肉的需求主要是服務於發力,同時也增加肌肉對骨骼、韌帶等部位的保護。
要是練成健美運動員那樣,過大的肌肉塊與體重反而會影響自身的靈活與耐力。
這個專案結束後,兩人會衝個澡,換身衣服,然後一起看俱樂部表現分析團隊與教練團隊發來的各種分析資料。
有影片、有圖片、也有圖表。
有記錄自身的、有記錄隊友的、也有分析對手的。
這個專案是陳小亮最感興趣的,卻是塞斯科不太提得起精神的。
但塞斯科這人好就好在,哪怕他不感興趣的事情,但讓他明白那是正確的,他也會逼著自己去學習和接受。
而最近球探團隊和分析團隊發來的一個影片,讓對這些東西向來不感興趣的塞斯科也看得入了迷,還要求陳小亮反覆放給他看。
那就是球隊在歐會杯四強可能的對手埃因霍溫的新銳前鋒科迪·加克波的分析資料。
塞斯科出生於2003年5月31日,而加克波出生於1999年5月7日,比前者大了整整4歲。
加克波的父親是擁有迦納血統的多哥人,母親的荷蘭人,8歲就加入了埃因霍溫青訓營,是這家荷蘭老牌勁旅地地道道的又一青訓力作。
但與眼下很多天才,諸如巴薩的佩德里、加維,多特蒙德的哈蘭德、貝林厄姆,當年橫空出世的姆巴佩、以及陳小亮等人不同的是,加克波在20歲之前的球探報告上並沒有過多地寫他的潛力,而是他代表埃因霍溫二線隊在荷乙聯賽11次首發10球4助攻的實打實的資料。
而真正令他被歐洲足壇關注的,正是他眼下這個賽季在一線隊的表現。
35次上場33次首發,已經打進了16球和13次助攻。
身高187的他主力腳是右腳,但左腳同樣嫻熟,能踢邊鋒,能踢內鋒,也能客串中鋒。
關鍵讓陳小亮,尤其是塞斯科感到震驚的是,187的身高和出色的身體素質絲毫沒有影響加克波的盤帶技巧與過人能力。
而且最吸引塞斯科的,是加克波許多不講道理的射門。
他能在禁區外直接遠射,能抽射,也能內腳背兜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