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諾坎普,白葉成神之地1

巴塞羅那,是加泰羅尼亞自治區首府,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瀕臨地中海,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

飛機上,白葉藉著傍晚的餘暉,看到了夕陽下的巴塞羅那。

巴塞羅那的城市佈局,可以輕鬆的讀出歷史的印跡,就像大歷史的洪流碾過的車轍。

從萬米高空能夠看得無比清晰。

巴塞羅那的城市明顯被分成了三種肌理,而這正對應了巴塞羅那的三個歷史階段——屬於中世紀的老城,19世紀中期的cerda的擴充套件區規劃,和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所復興的濱水區域。

不同的城市斷層之間竟是如此直接的疊合在一起。

老城保留了這個城市最傳統的記憶,擴充套件區展示了這個城市曾經的力量與雄心,92年巴塞羅納奧運會則徹底的改變了這個城市在歐洲的地位和形象。

這種清晰的斷層式的劃分很難出現在其他任何一個歐洲大陸上的城市中,特殊的歷史機遇賦予了這個城市獨特的風格,巴塞羅那在歐洲大陸上,是唯一的。

不管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都與首都馬德里不相上下,這大概也是皇馬和巴薩的比賽,會被稱為國家德比的原因。

鳥瞰巴塞羅那整個城市,八邊形倒角的街區方方正正,整齊劃一,而巴塞羅那最負盛名的浪漫主義和奇幻色彩的高迪建築,讓很多人魂牽夢繞。

理性與藝術,活潑與嚴謹,造就了這個城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在街道的盡頭就是卡納萊特斯噴泉,每當巴薩贏得一個獎盃的時候,這裡就會熱鬧起來,球迷會歡聚到一起,然後慶祝到深夜。

這項傳統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當時該市的第一家體育報紙a raba在其隔壁設有辦事處。

在網際網路、推特和社交媒體之前,透過這家報紙,可以瞭解巴薩在客場發生的故事。

球迷們會在噴泉旁等待比賽結果,然後訊息會傳遍整個城市。

有人說西班牙是藝術聖地,畢加索正是這個國度的代表。

巴塞羅那這座城市從來不缺少藝術家。

正如巴薩隊也從不缺乏足球藝術家。

裡克爾梅、小羅、梅西、蘇亞雷斯、內馬爾、哈維、伊涅斯塔……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到如今的恩裡克,除了充分發揮調動球員的藝術激情,同樣在tikitaka足球理念中注入了理性的思維。

作為足球球迷。

想起巴塞羅那的自然是諾坎普球場。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足球迷們蜂擁到諾坎普球場——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之家。

該球場可容納10萬人,是全世界足球迷們心中的麥加。

即便沒有足球比賽的日子,但是還是有許多人來到球場以瞻仰巴塞羅那中的這片“足球聖地”。

諾坎普球場已不單單是球場,就如同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在巴塞羅那已不僅僅是一個俱樂部。

但是巴塞羅那這座美麗的城市不僅僅只有巴薩一隻球隊,它還有一隻同城死敵西班牙人隊。

一般的德比對賽雙方的球員及球迷的比賽氣氛較一般比賽更熱氣騰騰,但如果雙方有政治分歧或宗教派別的敵對關係,比賽的張力更為劇烈。

巴塞羅那對西班牙人恰恰就是政治敵對的德比,名為加泰羅尼亞德比。

巴塞羅那代表忠於加泰羅尼亞民族主義的居民。

而西班牙人則代表在佛朗哥時期由其他地區遷入加泰羅尼亞擁護西班牙統一的居民。

此外巴塞羅那對皇家馬德里亦可視為政治德比對碰,皇家馬德里是西班牙獨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支援的球隊,而巴塞羅那則是加泰羅尼亞象徵,反對佛朗哥的西班牙國家主義,為反對派及左翼所支援。

兩傢俱樂部的相異態度造就瞭如今的加泰德比。

“皇家”的頭銜與加泰式的拼寫集於一體,使得西班牙人的身份並不明晰;相反,巴薩卻從未有過一絲猶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