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半柱香的功夫,陶子安才唸完祭文,舒陽在供桌後暗暗對縣令投去敬佩的眼神。
你真能寫啊!
我都不知道將軍幹過這麼多好事呢?
尤其是最後一句先賢事蹟五洲聞名,難表十之一二,合著你還剪輯精華了。
捲起祭文,恭敬舉過頭頂之後,陶子安交給舒陽,由舒陽在油燈上點燃。
微風拂過,祭文從舒陽手中飄走,火苗不緊不慢地吞噬著紙張,紙灰打著轉落在人形石像腳下。
在場眾人再次躬身下拜,高呼神武將軍。
舒陽親眼看著一縷縷濃厚的紅芒從他們身上飄出,沒入紅綢,又暗自記下那幾個紅芒單薄的人。
來的這些人未必誠心拜將軍,但貢獻的紅芒如此濃厚,可見這是及格線,那幾個連及格線都不到的,肯定有鬼。
請神的前奏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讓人把蓋著紅綢的神像抬進縣城。
在鑼鼓隊的敲打聲中,馬家派出十幾個身強力壯的護院架起梁木,齊聲呼喝:“請將軍啟程!”
縣令鄉紳,富戶族老同聲高呼:“請將軍啟程!”
“將軍啟程!”
舒陽甩袖袍躬身下拜。
重達千斤的石像裹著紅綢,輕飄飄升起,落在架好的梁木上。
現場頓時響起一陣嘶嘶聲。
鬼神之事都聽過,見過,但都是小打小鬧,口口相傳。
一夜之間石頭變人形石像,這也不甚稀奇,聽說過有比這更誇張的。
在眾目睽睽之下石像飛到梁木上,也聽過,可百聞不如一見啊!
人這一輩子能有幾回目睹神蹟的機會?
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
儘管陶子安見過大場面,對將軍的操作也含笑點頭。
希望一路順利,頂得住山君干擾,不枉我連夜加長祭文,耗費官運。
山腳離縣城有九里,進城之後離新廟也有四里,共十三里路。
最容易下手的地方,也是城外這九里。
半山腰一箇中年人手持木杖,捋著鬍鬚面帶微笑。
“若你還回山上去,尚有一線生機,你若下山受香火,就休怪本座無情了。”
端坐梁木的雲燁聞言,抬頭望向南側那山峰,灰黃的雲光凝聚在半山處,威壓濃重。
舒陽跟在抬神像的隊伍中有所感應,也抬頭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