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謝昭感受到了,他若有所思。
看來這個世界的後世,也跟他上輩子一樣,最終走向了社會主義的道路,怪親切的。
【大概是看到了前車之鑑吧,謝伯庭對於皇子相爭這事兒非常忌諱,屢次告誡自己的兒子們,不要重蹈梁朝覆轍,免得把燕朝也作沒了。】
聽到沐沐字正腔圓中氣十足地說出‘謝伯庭’三個字,在場眾人噴水的噴水,咳嗽的咳嗽,一個個臉憋得通紅。
“她說什麼?”皇帝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不然怎麼好像聽到這精怪喊他名字了?
“呃,這個……”眾臣支支吾吾,不敢作答。
他們也沒想到,這精怪恁得大膽,居然敢直呼陛下的名諱。
自從當年一起爭天下的幾個人死的死,遠遁的遠遁,謝伯庭成了皇帝,這天下就再也沒有人敢叫他的名字了。
就連謝伯庭的親生父母,已經仙逝的仁祖皇帝和皇后,都叫他皇帝了。
這個精怪居然敢當著皇帝的面,直呼其大名,這跟當面挑釁有什麼區別?
要不是知道這精怪聽不到,本身也不在皇宮裡,皇帝真想治她一個不敬之罪。
不過,想到這精怪話中代表的含義,皇帝突然就沒心情關心她恭敬不恭敬的了。
她從前朝諸王相爭開始講起,又提到自己,顯然他的兒子們之間也發生了奪嫡之事,而且看起來陣勢還不小,不然這精怪也不會特意提起。
一想到前朝末年時的慘象,皇帝就忍不住眼前發黑。
如果他的兒子們也犯下了這些罪孽……那他清除亂象建立燕朝的意義又何在呢?
【權力鬥爭必會招致民不聊生,謝伯庭看的明白,可惜他那幾個兒子全是棒槌,沒有一個能聽進去老父親勸告的,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答應得好好的,兄友弟恭,實際上互相下絆子扯頭花,搞得崇德後期,也沒比壽光年間好多少。】
【本來謝伯庭在歷史學上的評價還是挺高的,因為這幾個坑爹貨,導致他譭譽參半,好多人都說謝伯庭晚年是老糊塗了,才由著幾個兒子胡鬧。】
【皇子奪嫡就算了,更要命的是,梁朝的皇子們打架只能靠自己,但是謝伯庭的兒子們不是啊!他們背後的外祖父、岳父,都是開國功勳,手裡還有兵權那種,他們打起來,那殺傷力可比梁朝的皇子們強一百倍!】
沐沐的語氣中充滿了調侃,她甚至還抬起雙手拍了拍,那叫一個幸災樂禍。
【讓我們恭喜謝伯庭先生,他的兒子們將奪嫡這項事業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直接創造了歷史新高!】
皇帝眼前更黑了。
梁朝末年的奪嫡已經夠慘烈了,結果這精怪說什麼?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那豈不是說,燕朝會比梁朝還慘?!
想想梁朝皇子奪嫡導致的結果是梁朝滅亡,那難道說……他剛建立十七年的大燕,就要亡了?
皇帝用手,從大皇子指到十五皇子,問:“說吧,哪個棒槌這麼有本事?”
十四個棒槌羞愧地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