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1章 鹽場

二人聞言對視一眼,面上不約而同露了凝重之色。他們此前雖然都沒接觸過裴皎然,但是也聽過這位在長安的所為。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捕捉到二人眼中的凝重,裴皎然吹散騰在眼前的霧團。持著甕蓋撥去茶水浮沫,垂眼看著盞中茶湯。

“裴侍郎誤會。元侍御素來清廉,豈會做出違律之事。”何瓚一笑,“只是下官沒瞧見元侍御,有些擔心罷了。”

裴皎然微笑道:“這樣啊。哎,他那麼大個人,能有什麼事。二位不如帶我去鹽場上看看?”

知道裴皎然這次是奉詔來的,二人只得帶著她去鹽場上巡視。反正該閉嘴的都已經閉了嘴,至於其他人料他們也不敢說。

三人帶了五名胥吏往鹽場走。不同於江淮的海鹽和劍南兩川的井鹽,京西北和兩池的都是池鹽。所以西北鹽場和兩池的鹽場在佈局上大相徑庭,都需要興修水渠、堤壩和蓄水池等水利工程來疏浚河流,此外還需要還圍繞鹽池周圍修建類似圍牆的壕籬。

眼下雖然已經放了晴,但是因為連著下了幾日雨路上還是泥濘不堪。鹽戶們正在鹽池旁勞作。

按制朝廷所採用的製鹽法是墾畦澆曬,除了要分治畦和引水養滷外,還得曬製成鹽。

這治畦便是挖坑,再遣一伕役管理一片鹽田,而每塊鹽田有百畝,九塊鹽田則相當於十井,十井又有一溝。中間又有引水渠,各溝之間另有道路來通行。鹽田容納滷水的池子約莫有一尺深。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屬引水養滷。

“我聽說這引水養滷有法門。何推官不如同我講講,也讓我長長見識。”裴皎然笑道。

聞言何瓚看看吳承泌,見他點頭。斟酌一會開口道:“這所謂引水養滷啊,就是要控制滷水和湖水的比例,不能多也不能少。得鹹淡均勻,製出來的鹽才算好鹽。”

“我此前聽人說過,製鹽講究未治鹽,先治水,未治主水,先治客水。這又是何意?”

“這滷水和湖水為主,洪水則是客。所以啊要想製出好鹽,得先治水。我們鹽場的水利必須年年修繕,一來要保證大雨時洪水不會淹沒鹽池,二來還得保證蓄水池的水充足。”何瓚捋著鬍鬚笑了笑,“要是碰到出鹽的時候下小雨,那鹽才叫上品。雨水太多就是青鹽。”

“我記得先帝時兩池曾獻乳鹽,被先帝視為靈瑞。想來這就是何推官說的上品了。”裴皎然睇目四周,莞爾道。

她對製鹽一事並不瞭解,只知道一個大概方法。之所以過來是想看看西北鹽利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好做出判斷。

“是啊。乳鹽便是鹽中上品。”何瓚笑道。

一行人繼續往前走。瞥見不遠處正有胥吏抓了幾人朝他們迎面走來,裴皎然目露疑惑。

“這些人是?”裴皎然問了一句。

聞問吳承泌接過話茬,眼露鄙夷,“他們都是些私鹽販子。膽大包天地居然和鹽場的鹽戶勾搭在一塊,偷賣私鹽。您說說這些人圖什麼呢?為了點蠅頭小利,丟了性命值得麼?”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目光在幾人身上略做停頓,裴皎然搖搖頭,“這些私鹽販子實在可惡得很。”

不知不覺間,一行人已經走到了用來防洪的堤壩附近。剪手四顧,皆可見青山。

看著眼前的堤壩,裴皎然笑道:“我聽說去年江淮收一共六百萬貫的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