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彰聞言笑而不語。卻見武綾迦自站起來後,再未坐下過。反倒是河朔那邊已經連換了好幾人。
餘光睇了眼裴皎然,崔玉彰慢悠悠地捋了捋鬍鬚。
席間百賴無聊的李休璟,目光禁不住往裴皎然身上看。遂嘆了口氣。他也想上去大展身手,奈何武綾迦也是個能言善辯的。竟一直不落下風。
“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又站起一隱學者,反駁起武綾迦來。
武綾迦莞爾一笑,“‘苟足於其性,則雖大鵬無以自貴於小鳥,小鳥無羨於天池,而榮願有餘矣。故小大雖殊,逍遙一也。’先生既非大鵬,又非小鳥,怎知二者不是各自有逍遙呢?”注1
話止裴皎然挑眉。這句話是魏晉玄學大家郭象對莊子《逍遙遊》和《齊物論》的解讀。他認為萬物齊一,大鵬和小鳥並無區別,即便兩者處境不同,但是都可以逍遙。
席間武綾迦旗開得勝,思路也越發清晰起來,她迎著秋陽而立,舉手投足間顧盼流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方見她這模樣,當即道:“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先生何必譏我目光短淺。我記得《管子·心術上篇》亦講:“道在天地之間也,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而魏晉玄學大家郭象也曾說,‘夫小大雖殊,而放於自得之場,則任其物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豈容勝負於其間哉’。”
“今日這辯學,怎麼有幾分魏晉清談的遺風來了。”諸葛家的家主哂道。
國朝離魏晉已過去百餘年,以往流行的東西,在時下卻成了人人鄙夷之物。雖然魏晉善清談者眾,但善於治國者中,也有不少人善清談。比如王導、庾亮、桓溫這三人除了執政能力極強外,本人也是精於清談一道。這些人都是利用自己所擅長的清談之道,遊走於大江南北間,挽救東晉那艘搖搖欲墜的船。可見這般圓滑的辯論方式,也並非沒有可取之處。
抬頭瞥了眼一旁的更漏,裴皎然珠瞳中幽光流轉。
然而武綾迦卻在此時陡然轉身,朝長安的方向遙拜,“吾食君祿,自有吾道。而今君者願重設庠序,納賢於京畿。爾等之賢,吾今日已見之。諸位若有心啟蒙弘善,何不赴長安問學,何不衛庠序。使天下昧者皆有學,使諸位之才,名載青史。此間侃侃而談,雖快哉,但皆為紙上談兵,不足道以。”
前幾回合,她不僅思路清晰,而且口齒伶俐。已經把對方好幾人辯論得啞口無言,而現在這番話更是將辯學的本意推向了巔峰。
此次辯學為的本就是朝廷要重新設立庠序之事。而武綾迦這話則是告訴眾人,朝廷之所以要重設庠序,是為了納賢。諸位再怎麼在席上能言善辯,也不足道矣。後世史書,也不會留下爾等姓名。
“彩!”
席間彩聲迭起。
“娘子之言,甚合我意!朝廷願納賢,我等何必自困於此,自掩才幹。”人群中有人朗聲道。
目光從臺下移到田子瞻身上,裴皎然莞爾道:“節帥,今日贏者誰?”
“自然是武娘子。”田子瞻微微一笑。
聞言裴皎然面上笑意更深。再觀盧、諸葛兩家人,臉色則是頗為難堪。
喜歡重生後我和死對頭聯手復仇請大家收藏:()重生後我和死對頭聯手復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