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軍開撥,戶部也暫且閒了下來。河朔那邊也傳來了好訊息,三鎮都願意配合朝廷推行新令。眼下新令進行的非常順利。若是順利的話,一個月後就能從魏州動身返回長安。
在大軍開撥的第三日,魏帝終於定下了這次科舉考試考官的名字。太子作為主考官,而裴皎然和禮部尚書分別為副考官,與之一同開放的還有武舉。考試的日子定在二月廿十日。
離考期只剩下半個月。裴皎然不得不在戶部和禮部之間來回轉,索幸兩個地方離得不算遠。而龐希音和趙鳴鸞還有王家姐妹,為了不讓人非議她,也特意搬了出去。
日子終於到了二月廿十這日。
天還沒亮,外面就鬧哄哄的。裴皎然聞得聲響飛速起了身,洗漱好後策馬入宮。
坊裡頗為熱鬧,邸店裡擠滿了人。如今科舉和銓選一同開放,兩者加起來,雖然比不上百年前的盛況,但也足以讓人側目。
裴皎然目光一瞥,見邸店的老闆們握著一大筆錢,愁眉苦臉地看著店裡那烏泱泱的一片人。見此,她唇角微勾。雖然錢是有,可這忙到腳不沾地的情形也實在叫人難受。
目光在人群身上逡巡一圈,裴皎然攏緊了身上的披風。各州英才匯聚一堂,無論對於朝局,還是對於天下來說都是件好事。但人數的增多,往往意味著人力、物力都需要大量的消耗。更重要的是將來的人事調動上,得做好周密安排。
裴皎然策馬穿過人群,直奔朱雀門。在不遠處的皇城還有一批吏部的僚佐,在等著這群人來驗身。
銓選有銓選的規矩,一共分為三銓。六七品官的銓選,是由吏部尚書直接負責,故稱為尚書銓,而八九品官的銓選,則是兩位吏部侍郎分別負責,故又稱為中銓和東銓。
龐希音和趙鳴鸞因著有名次在身,也在此列中。同時在的還有陳將軍。不過幾人要參與的銓選和裴皎然無關,她也未做停留,穿過人群徑直往禮部南院去。
去禮部南院之前,還得先去禮部等候三位主考官到齊,一塊前往。是以裴皎然不得不從前走,經過兵部選院。
李休璟被派來負責這次兵部的武選。原本這事輪不到神策軍和他來做,可偏偏是魏帝下的旨,他自然不可能違抗。
看了眼不遠處的日晷,時辰還早。裴皎然轉身跨進了兵部選院。
一進去就看見李休璟正帶著馮元顯,和兵部尚書一塊吃朝食。
“裴尚書,你怎麼來兵部選院了?”兵部尚書皺著眉道。
聞言裴皎然微微一笑,“哦。在門口聞著兵部的飯香,這不就進來了麼?”
聽著她的話,兵部尚書看了眼李休璟。忙吩咐兵部的僚佐再去準備一份朝食。
“裴尚書您這鼻子真靈。這都聞得到。”一旁的兵部侍郎捋著鬍鬚,“不過麼禮部那群老人精準備的飯,確實不好吃。”
“不是我鼻子靈,是兵部的公廨錢實在是叫人羨慕。”裴皎然和煦笑著。
兵部尚書忙道:“裴尚書你說笑了。我們兵部哪有什麼錢啊。”
“胡尚書,我又不是御史。只是隨口一說罷了,你何必在意?”
話音剛落,庶僕端了份朝食來。
看著面前熱氣騰騰的朝食。裴皎然連聲說了幾句好,方才動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