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故意
煊赫的儀仗沐著朝陽渡江而來,停駐在弄棟城百步遠處。前導為八騎武弁開道,各個甲冑鮮明,肩扛畫戟,馬首系彩纓。如此煊赫陣仗之下,自是迎來南詔百姓爭先恐後地聚到城門口圍觀。卻被驅趕到一側,不允許接近。
前引已是威儀赫赫,而其後緊隨著鼓角儀仗,更是讓人不敢移目。四名號手昂首吹奏長角,其聲似龍吟;兩排鼓手緊隨其後,鼓面繪獅虎紋樣,聲似驚雷。
另有朱旗數面被金甲儀衛持與手中,不過朱旗纏而不舒,用以取德車結旌之意。六名文官在前捧牒引路,所引乃是輛朱輪革輅車。革輅車的兩旁各有親兵持戟護衛,一者擎使臣硃色旌節,朱幡上的金穗獵獵飛揚。
驅趕走圍觀的百姓,革輅車徐徐啟行。最終停駐在城門口,身著紫袍玉帶,頭戴三梁進賢冠的裴皎然,步下馬車。身她旁跟著頭戴幞頭,身著圓領絳紫袍,腰束玉帶,腰懸橫刀的李休璟。見二人下來,隨行的侍從舉著華蓋跟上二人腳步。
這次負責迎接的是,此前派去南詔遊說的侍御史荀毓和南詔清平官鄭琿。
詫異地看了眼李休璟,荀毓拱手施禮,“下官荀毓拜見裴相,李將軍。”
“不必多禮。你此行辛苦,陛下對結果很滿意。”裴皎然莞爾一笑,目光轉落到鄭琿身上。
迎上她的視線,鄭琿拱手,“在下南詔清平官鄭琿,見過裴相公。”
“鄭相。”裴皎然笑著施禮。
兩方人見過面,在各自儀衛的簇擁下前往城中的驛館。按照約定和算好的黃道吉日,他們需要在城中暫歇三日後,才能出發前往點倉山的神祠,舉行會盟儀式。
弄棟城原本就是漢家土地,只是早數十年前為南詔所掠,如今雖然仍見漢風,但多數百姓都是口吐蠻語,著蠻衣。
魏使駕臨朝中各處都在戒嚴,步障從城門口一路擺到驛站前,隔絕了不少窺探好奇的視線。
親自將裴皎然送到驛站,鄭琿拱手,“一路舟車勞頓,裴相公好好休息。晚上開宴時,某再來赴宴。”
待鄭琿離開,裴皎然側目看向身旁的荀毓溫聲道:“走吧。我們進去再說。”
裴皎然與荀毓一道步入驛站內的廂房,又令親衛守在門口。其餘人各司其職,為三日後的會盟做準備。
“如何。此行可有困難?”裴皎然示意荀毓坐下道。
“開戰之時,南詔王多次避而不見。即使見上面,對共討吐蕃一事上也是避而不談。”荀毓面露愧色,“就連傅頤的屍體也沒見著。多虧了鄭琿從中周旋進言,此後朝廷屢屢得勝,南詔王才願意見下官。”
聽見鄭琿二字,裴皎然挑眉,“這鄭琿是什麼來歷?”
“下官聽說,她祖上原先是在劍南邊陲做縣令。數十年前南詔入寇之際,見她先祖文采斐然,一併擄到南詔去做官。她的父親,是南詔上任清平官。”荀毓喝了口茶,繼續道:“就是她一直勸南詔王歸順我們,聽說她是清平官之首,對其餘五人有責打之權。不過她是五人中一直主張要和我們交好的。”
“這法子倒是好。”裴皎然一哂,“若真是她從中周旋,那還真是功德無量。一路至此,我也乏了。荀侍御,你也回去歇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