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絕非小可!徐大人可不要信口雌黃,這不僅牽涉到我軍嚴明的軍紀軍令,更是直接關係著兩國之間的和平穩定以及無數武將們的身家性命。
如此至關重要之事,徐大人務必要保持清醒和理智,萬不可輕信那奸佞小人的饞言妄語。若是在陛下面前言辭不當、信口開河,恐怕會釀成無法挽回的大禍呀!”
說話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五品小官,剛剛從地方提拔上來膽子倒是大得很,竟敢在此刻開口。
徐大人往身後回望了一眼,卻發現剛剛說話那人的聲音極為陌生,自己根本不知道是何人所言。
無法,他只得將頭一低,對著皇帝繼續道。
“陛下,正如這位同僚所說,因為此事事關重大牽涉甚廣,微臣才會在收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就前來稟報。還望陛下下旨徹查,也好還林將軍一個清白。”
皇帝聽罷,細細打量著徐大人卻並未說話。
半晌,收回目光的皇帝才對著眾臣緩緩說道。
“茲事體大,朕想聽聽眾愛卿如何看待此事?”
站在靠前排的一人甩開了身旁阻攔他的手掌,對著皇帝恭敬一拜,大聲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陛下,微臣有話要說。”
“張愛卿,你曾戍守淮水城多年,文韜武略上也是樣樣精通,你有什麼見解儘管說來吧。”
竟是許久未見的張童知張大人。
張大人也不同徐大人客套,開口乾脆利落道。
“諸位同僚,林嘯將軍自入朝為官以來,已在我朝邊境兢兢業業地守衛了長達二十載。
他可不是什麼初出茅廬、一無所知的大頭兵。像這樣挑起兩國之間戰火的嚴重後果,以他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智慧,又怎會不知曉其中利害關係呢?
微臣認為在未查明真相之前,切不可輕易對林將軍妄加揣測與指責,以免傷了老臣的一片赤忱之心,還望陛下明察秋毫!”
張大人話音剛落,便有人出言附和道。
“張大人所言極是,兩國戰火紛飛之時,打頭陣的定然是他寧東府的兵。戰場上的刀劍可不長眼,那都是腦袋掛在褲腰帶上的日子。若說是林將軍主動挑起戰爭,他又圖什麼呢?”
聽聞反駁,徐大人把脖子一梗,乾脆胡亂推測起來。
“自然是河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說不得他就是通敵叛國,與草原裡應外合,過不了幾天他就會棄城而逃呢!”
眾人一聽這話,心中都有些回過味來,這是並沒有什麼實證,在胡亂攀咬啊!
“倘若真如徐大人這般說法,那可就著實無趣得很了。”
張大人斜瞥了徐大人一眼,語氣中帶著些許嘲諷。
“自古以來,辦案向來注重三樣東西:人證、物證以及實證。請問徐大人,你身上究竟有沒有任何能夠拿來佐證的證據呢?
所謂空口無憑,若無實際的物件或證人來支撐你所言所行,恐怕很難令在場諸位同僚信服吧?”
“這……”
徐大人頓時有些傻眼,這話是太子私下裡同他說的。要是有什麼證據也該在太子手中,他手裡除了一封告發的信件外,可沒什麼其他的證據啊!
慌亂之時,徐大人幾乎是本能地朝著太子所在的方向投去匆匆一瞥。那目光如閃電般迅速,但卻蘊含著無盡的忐忑與不安。
然而,就是這麼短暫而急促的一眼,卻沒能逃過皇帝那雙緊盯著他的眼睛,皇帝的目光瞬間就捕捉到了他這個細微的動作。
看來此事有些蹊蹺。
“如張大人所說,林將軍不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大頭兵。他自己不會私自出兵,但若是有人在背後指使他呢?”
喜歡女穿男:小正太娶妻又生子請大家收藏:()女穿男:小正太娶妻又生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