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綏帝接著說道:
“二十年前,你母親被抄家後,在安福寺上香時,偶然結識了同樣在那裡祈福的先皇后。
那時,你母親因被人陷害抄家,滿心悲慼,鬱鬱寡歡。
先皇后也因長子體弱多病,次子剛出生不久,憂心忡忡,同樣心情低落。
兩人一番交談,竟如知己相逢,從此結下深厚情誼。
後來,在先皇后的建議下,你母親進宮成了這鳳儀宮的女官,就住在這間臥房。
那時,我兒瑾軒才幾個月大,全靠你母親悉心照料。
再後來,先皇后病逝,興許是她臨終前放心不下我兒,將他託付給你母親。
你母親便帶著我兒離開了皇宮這個是非之地,前往江南生活。”
蘇瑤靜靜地聽著,至此,她才終於明白,為何母親、哥哥和自己會在煙水村生活多年。
那些曾經的疑惑與不解,此刻都有了答案。
她微微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卻又一時語塞。
“我知道你父親大概不會和你說起這些,這些過往對他而言,都是沉痛的記憶,他不願再去揭開傷疤。
所以今日皇伯父把你叫來,就是想親自和你講講過去的事,希望你不要怪你父親,他這些年真的太不容易了。”
仁綏帝微微皺眉,眼中滿是憐惜與感慨,說著,還輕輕拍了拍蘇瑤的肩膀。
“他與你母親相戀多年,即便你父親常年駐守邊關,聚少離多,但兩人的感情卻始終堅如磐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只可惜,當年皇伯父剛剛登基,根基不穩,內有奸臣當道,外有強敵環伺,國家處於內憂外患之中。
為了穩固朝政,我懇請你父親潛伏到丞相梁嵩身邊,做一名諜者。為了家國大業,你父親才忍痛與你母親斷交。”
“諜者?”
蘇瑤心中猛地一震,這個身份背後的艱辛與危險,她雖不甚瞭解,卻也能想象一二。
“是啊,直至今日,為了維持朝中局勢的平衡,你父親依舊不能光明正大地現身人前。
他知曉敵人太多見不得光的秘密。那些人一旦察覺到他回了京城,必然會慌了陣腳,狗急跳牆。
他們或許會不擇手段地反撲,到那時,朝堂動盪,百姓也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仁綏帝眼中滿是憂慮與無奈,輕輕搖了搖頭。
“小七,聽我兒說你是個深明大義的姑娘,希望你不要埋怨你爹,當年他狠心拋下你娘,也拋下了你,確實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仁綏帝目光溫和地看著蘇瑤,眼中滿是期許,像是在等待著蘇瑤的回應。
蘇瑤微微仰頭,眼中雖有淚光閃爍,卻也透著堅定與釋然,誠懇說道:
&34;皇伯父,我從未怪過我爹。
雖說每每想起孃親的死,我的心裡便像被刀絞一般,難過到了極點。
可我也明白,爹爹在面對家國大義時,他的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難。
一邊是最愛的人,一邊是天下蒼生,這樣痛苦的抉擇,誰能輕易承受呢?
我懂他的難處,也理解他的選擇。”
仁綏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欣慰:“那就好,那就好啊……”
“皇伯父,我還有一事,一直困惑不解,想向您請教。
我哥哥似乎對過去的事情全然沒有印象了,這其中究竟是何緣故,您可清楚?
還有,他可知道我孃的存在?”
仁綏帝微微嘆了口氣,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沉痛,緩緩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