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神情自若地回了家,王氏見兒子回來,眼睛立馬亮了。
“澤哥兒,你上哪兒去了,怎麼這麼晚才回來?”
“半路遇上了李公子的馬車,去了一趟李府,來不及回來和你們說一聲。”
張澤邊拉著王氏往屋裡走,邊解釋道。
“娘還以為你是去了文軒家裡做客,哦,對了,過幾日就是中秋了,我和你爹商量了一下,今年就不回去了,讓陳平送些東西回去。”
王氏會這麼做,主要是張二牛一直都是這麼做的,因此,今年她打算效仿二伯哥一家。
“爹孃商量好了,兒子沒有意見,節禮娘看著準備就好。”
張澤這些日子一直忙著學習,沒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轉眼就到了中秋佳節。
以前過中秋吃的最多的就是月餅,大周朝雖然也有月餅,但是味道一般,沒什麼新意。
後世的鮮肉月餅、蛋黃月餅都十分美味,若是家裡有一個鋪子,就可以推出這兩種月餅。
只是,現在離中秋節只還有三日了,怕是來不及,但是,鋪子一事倒是可以和爹孃商量一下。
心裡打定主意,張澤就在飯桌上提起了買一間鋪子的事。
“買鋪子?這縣裡好地段的鋪子大多數都是有主的,咱們家是什麼家底,哪裡能買得起鋪子?”
來縣裡幾個月,別的不敢說,對於縣裡的一些事,張三牛還是打聽到了不少。
“爹,你別急,聽兒子說,眼下已經入了秋,這天氣一日比一日冷。
爹孃要是一直在外面挨冷受凍,兒子在學堂也不能安心讀書。”
王氏聽到兒子的話,十分熨帖,“這沒事,天冷我們多穿些衣裳就是。”
“如今,兒子手頭有些餘錢,爹孃在縣裡做生意,不如直接買一個鋪子,好好經營著。
不求像林伯父和趙伯父那般風生水起,客似雲來,只求爹孃有個遮風避雨之所。”
張澤言辭懇切,張三牛和王氏哪裡拗得過兒子的心意。
“那回頭爹去找原中人問問。”張三牛笑著開口。
“最好是在西市尋一個鋪子,這樣一來,咱們的老顧客就不會流失。”
“誒!”
三丫在一旁聽著,眼珠子轉了轉,有些好奇地問道:“小弟,你手裡有多少餘錢?”
王氏狠狠瞪了三丫一眼,這小閨女真是說話沒個把門,這樣的話都能大喇喇地問出來。
“買一個鋪子的錢還是有的。”張澤笑著回應,“只是,三姐,你可別說漏了嘴,不然錢沒了,咱們又得回鄉下了。”
三丫嚇得花容失色,“這……這麼嚴重,我絕對不會說漏嘴的。”
“自然,爹孃每日賺的銀子剛好夠養活一家人,這是咱們家的秘密,三姐可別說漏了嘴。”
王氏嚴厲地說著,“三丫,不許說漏了嘴,不然,我定然把你送回鄉下。”
“……我知道了,娘。”三丫一點兒都不想回鄉下。
在縣裡住著不僅每日都有肉吃,幹得活還比鄉下少。
王氏對於這小閨女是真有些頭疼,有些小聰明,但是做什麼事都靜不下心來。
錢娘子女工精湛,一手蘇繡繡得出神入化,她也願意把手藝傳授給三個丫頭。
大丫、二丫平日裡忙完,就會乖乖地跟著錢娘子學習女工。
三丫只跟著學了兩日,被繡花針紮了幾下,就不願意再學了。
王氏為此有些氣惱,還私下訓斥了她,可她卻到了張三牛面前哭訴。
張三牛見小閨女哭得這麼委屈,又看見閨女手指被扎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