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田間地頭的苜蓿不少,這麼的苜蓿牛也吃不完啊。”
陽石縣內的情況,鄭川現在十分了解,一個村子有幾頭牛,都說明這個村子比較富裕了。
就拿齊家村舉例,齊家村有三百多戶人家,卻只有五頭牛,村長一頭,齊斌家一頭,就這還是陽石縣境內比較富裕的村子。
張澤笑著解釋,“這些苜蓿不是用來養牛的,等苜蓿曬乾後,會有人專門來收苜蓿。”
“有人來收苜蓿?”鄭川十分好奇,往年從來沒有的事,但是看通判大人的樣子也不像是在說謊。
“沒錯,到時府衙會派衙役親自到陽石縣收苜蓿。”
“鄭大人,陽石縣境內的苜蓿大概要多久能夠全部收完曬乾?”
鄭川認真道:“眼下百姓們都在收麥子,大概再有半個月麥子便能收完,收完麥子便能收苜蓿。
不過,由於今年種的苜蓿不少,收起來只怕要不少時間,具體要多久,下官不清楚。”
張澤擺了擺手,沒有怪罪鄭川,“不妨事,等會本官就去一趟齊家村,讓衙役們親自試驗一番。”
鄭川提出隨行,張澤點頭。
齊斌和陸舟聽了全程,自告奮勇要去割苜蓿。
“齊斌、陸舟,你們再叫上八個人去割一畝苜蓿。”
“水榮,他們開始割苜蓿,你就點燃香給他們記錄一下時間。”
張澤坐在樹下,看著不遠處農人們彎腰割麥的場景。
張澤收回視線,問道:“鄭大人,給麥子脫粒的工具是什麼?”
鄭川回道:“回大人,一般都用連枷來給麥子脫粒。”
張澤好奇,“這樣啊,帶本官去瞧瞧連枷長什麼樣。”
鄭川熟門熟路地帶著張澤來到齊家村的打麥場,打麥場上有好幾個婦人在晾曬麥子。
剛從田裡割回來的麥子,還沒脫粒,需要將麥子攤開晾曬,等曬乾了,就用連枷打擊麥子,使麥子從麥穗中脫粒。
“民婦見過通判大人,鄭大人。”有眼尖的婦人瞧見了不遠處的張澤和鄭川。
“你們這是在曬麥子?”
回話的婦人不是旁人,正是齊村長的媳婦,“回大人,正是。”
張澤笑著問道:“剛從田裡割回來的麥子要曬幾天才能用連枷脫粒?”
齊村長媳婦侷促的神情淡了不少,“日頭大的話,兩三日就能用連枷脫粒了,若是天不好,曬個五六日也是有的。”
張澤點了點頭,表示瞭解了,“本官十分好奇連枷長什麼模樣,不知你可帶了來?”
“帶了,就在那兒。”齊村長媳婦點頭,用手指了指不遠處立著的連枷。
“狗蛋,牛蛋,把連枷拿過來。”
鄭川擦了擦額頭的汗,小心翼翼地覷了一眼張澤的神色。
見張澤神色如常,並沒有怪罪齊村長媳婦的擅作主張,鬆了一口氣。
齊村長媳婦大聲喊完孫子,後知後覺意識到通判大人和鄭縣令還在一旁,自己剛才的聲音太大了,會不會嚇著兩位大人。
“通判大人、鄭大人,民婦”
張澤嘴角帶笑道:“不妨事,本官和鄭大人都等著狗蛋兩兄弟把連枷拿來呢。”
喜歡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請大家收藏:()穿成農家子的漫漫科舉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