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妹妹也不瞞你,前些日子,姐姐帶著清韻、清彤到妹妹府上做客,妹妹瞧著她們姐妹倆,真是哪哪都滿意。
就是不知道姐姐怎麼想的,這不,今兒個請姐姐來喝茶,就是想問問姐姐意思。”
周夫人直白的把自己的心思都說了出來,王氏臉上的笑容又深了兩分。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家兩個姑娘確實不錯,又都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了。
偏偏這兩個丫頭主意大得很,說要找個兩情相悅之人,這可把我和她們爹愁壞了。
源柔府的公子們、遠在京城的公子們,都和她們提了不少,偏她們都婉拒了。”
周夫人笑著道:“清韻、清彤兩人都是能幹的好孩子,又知書達禮,什麼樣的人家配不上,若不是在源柔府,京城的世家公子也是配得上的。”
王氏擺了擺手,“要真把她們嫁到京城去,我們還在源柔府,若是她們在夫家!受了委屈,我們只怕是鞭長莫及。
所以,我和她們爹也是想在源柔府或者周邊幾個府城找一找合適的女婿。
妹妹既然願意敞開心扉同我提起此事,我今兒回去就問問兩個姑娘的意思,明日再給妹妹一個準信。”
周夫人沒想到王氏這麼爽快,她本以為自己還要再仔細說說自家兒子的情況,才能讓王氏鬆口呢。
“姐姐真是一個爽快利落的人!”
正事說完,周夫人又約著王氏一塊兒用了午飯,又去逛了逛才各自回府。
大半日的相處下來,王氏還是比較喜歡周夫人的性子的,從她今日的為人處世來看,處處都是不錯的。
這般好的性子,清韻、清彤若真嫁過去,也不會受苦。
時下磋磨兒媳婦的婆婆大有人在,給女兒們找一個和善的婆婆很有必要。
而且,清韻、清彤兩人平時都有自己的事要做,若夫家規矩太重,不說她們自己,王氏也是不願意的。
回了府,王氏就把清韻叫了過來,清彤還未回府。
“清韻,娘今日和周夫人一塊兒喝茶,周夫人對你讚不絕口,有意讓你做她家的兒媳婦,你是什麼想法?”
“啊?”張清韻驚訝了一瞬,隨即又想起了見過兩面的周博濤。
她對周博濤有些印象,談不上非他不可,但是,卻不討厭。
只是,學堂那邊有不少事,要自己去做,日後若是收到更多的女弟子,自己肯定也會去教書,周博濤他能接受嗎?
“娘,女兒現在的心思都在學堂那邊,怕是顧及不到兒女之事。”
“你啊,你是從我肚子爬出來的,我還能不知道你的心思。
澤哥兒都定親了,你比他還大上一歲,若是再不定下來,就成老姑娘了。
在源柔府,有你弟弟庇護著,自然沒人當著你的面說難聽的話,背後指不定怎麼說咱們張家,怎麼說你弟弟。
以前你和清彤還小,我們都由著你們的意思,現在卻不同了,清韻,你要多為這個家,多為你弟弟、妹妹想想。
你大伯家的五丫比你們還小上幾歲都定親了,你們倆做二姐、三姐的,遲遲定不下親事,村裡人要是知道了,怎麼看?”
王氏這番話說得相當直白,且不留情面,張清韻白了臉。
張清韻妥協道:“娘,你別生氣,女兒都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