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是什麼?
女人不就是人嗎?
不然女人還能是什麼?
簡心帶著滿腦袋的問號繼續看了下去,接下來的一句話,再次給她帶來了暴擊!
“女人是子宮。”
導言中引用了這麼一句話。
女人怎麼可能是子宮呢?
子宮僅僅是女人身體中的一個器官而已啊!
怎麼能用區域性的器官,來代替一個完整的人類呢??
簡心又萌發出了更多的問題。繼續看下去,就看到了更加炸裂的言論 ——
“女性之為女性,是由於缺乏某些品質。”亞里士多德這樣說。
托馬斯·阿奎 :女人是“有缺失的人”、“意外的”存在。
“人類是男性的,女人不被看做一個自主的存在。”
“沒有女人,男人能獨立思想。沒有男人,女人不能獨立思想。”
“女人是由男人決定的,除此之外,她什麼也不是。”
簡心一邊看,一邊抓狂!
這都是些什麼屁話?
居然還是從一些存在於教科書上的名人之口說出來的?
說好的“男女平等”呢?說好的“婦女能頂半邊天”呢??
怎麼女人就低人一等了呢???
還好接下來,作者闡述了她的觀點 —— 兩性從來沒有平分過世界。即便女人的權利得到抽象的承認,但長期養成的習慣也妨礙這些權利在風俗中獲得具體表現。
在經濟上,男女幾乎構成兩個階層。男人擁有更有利的處境,工資更高,成功的機會比他們遇到的女競爭對手更多。
男人在實業、政治等方面佔據多得多的位置,男人掌握最重要的崗位。
簡心認真想了想,好像確實是這樣的。教科書上有名有姓、有成就感的大多都是男人。而古代的女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能自由活動,不能工作,甚至不能讀書!
這些在現代都是難以想象的事,但是過去的女人,就這麼生活了幾千年……實在是太離譜了……
僅僅因為性別不同,就被剝奪了最基本的生活和自由。
憑什麼對女人如此不公平?
簡心才看了幾頁書,就忍不住發訊息給逸聰吐槽:“女性主義的書太難讀了…… 一方面有很多文字晦澀難懂,另一面能看懂的那些呢,又有很多理解不了……”
逸聰倒是很能理解她的想法:“有些書可能太學術了,確實看著有點困難。看不下去就算了,不需要勉強自己。你可以看點別的,小說之類的。”
但是簡心又不甘心:“可是我很想看!這些書似乎能解答我以前就有的疑問。雖然也讓我有了更多的疑問……”
逸聰被她逗笑了:“那就慢慢讀好了。看得懂多少就看多少。看不懂的可以暫時略過去。有什麼疑問可以先記下來,有時間了,我們一起討論。”
逸聰姐姐總是能提供最溫柔的安慰、和最有效的助力!讓她這麼一說,簡心又有了滿滿的動力!
於是簡心重新開啟了目錄,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這些書的每一章節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就像一篇篇單獨的文章似的,可以跳著看。這樣似乎就容易的多了!簡心找到了新方法,繼續開啃女性主義著作!
既然《第二性》被卡住了,那簡心就翻開了《厭女》。大致略過看不懂的部分,又發現了一段重塑三觀的言論 ——
男人其實更喜歡和男人在一起。
男人的價值不是由女人的選擇來決定的,而是在男人世界裡的霸權爭鬥中決定的。
對男人的最高評價,是來自同性的喝彩。
男人喜歡在男人世界裡的霸權爭鬥中,讓自己的實力得到其他男人的承認、評價和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