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他們的大孫子。
雖然說王莧莧知道像他們這種農家要供養一個讀書的孩子,那肯定是不容易的。
但是自己的孩子身體弱,她捨不得兒子去下地幹活。
正好這孩子打小就在讀書方面有天賦。 就連城裡面的夫子都誇讚過。
這哪個當孃的不會為了自己的孩子考慮。王莧莧當時就想著就算是咬著牙,也要把自己的兒子送去讀書。
因此,還和家裡人大鬧了一場。
當時公公婆婆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抱貝起來家中三房那個小女娃。什麼好吃的都要留給那個丫頭。
在其他人吃的都是粗糧的時候,那個小丫頭吃的卻是米粥。
連著三房那邊也得到了不少好處。公婆在三房的小丫頭出生之後,不知道為什麼就變得偏心了起來。
還經常給三房的人開小灶。
自己當初生完孩子坐月子的時候,她都只是吃了幾個雞蛋而已。
但是三房的弟妹卻在坐月子的時候又是雞鴨,又是魚肉的。
就連王莧莧這個大嫂看了都眼紅。還有其他幾個妯娌心裡面都是不舒服的。
這大家都是當兒媳婦的,憑什麼老三家的兒媳婦就能夠過得這麼好呢。
現在還是在古代,大部分人都是偏向男娃的。他們都有些不理解為什麼三房生了一個小丫頭都被當成了寶貝一樣。
公婆兩個人分別叫做張端和全銀花。他們兩個一共生了四兒三女。
這公婆給幾個兒子取名字也都很簡單,老大就叫做大力,後面則分別是二三四力。
這也都是排著序來的。
本來一般來說公婆肯定要麼是偏心老大家的,或者是最小的兒子。
可是他們偏偏就偏心三房。
這老三夫妻兩個可就只生了一個女兒,都被當成心肝一樣對待。
其他的孫子在這老兩口眼裡看來跟一棵野草也沒什麼兩樣。
他們大房是想要讓自家的大兒子去讀書,所以和家裡面鬧騰了起來。
至於其他的兄弟弟妹是覺得有些看不慣公婆的偏心。怎麼就三房吃的好,還能夠開小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個在襁褓裡面的小嬰兒穿的都是上好的棉布。這實在是讓家裡的人看著眼紅。
幾年前家裡面就鬧起了分家。最後還真的被他們弄成功了。
只是那偏心的老兩口在分家之後並沒有按照村子裡面的規矩,跟著老大家過日子。
而是為了補貼三房家那個女娃娃,跟著老三家裡一起去過日子了。
為此,這老兩口在明面上還多分了一些東西給三房家裡。
私底下又補貼了一些。
他們兩個其實也還是一個勞動力,還能夠幹十幾年活呢。
等到他們老了之後,其他幾房的孩子那肯定是要每年送一些糧食過來的。
到時候還能夠又補貼一些給三房家裡。這老兩口也著實是偏心了。
當初張端和全銀花兩人在三房的孩子出生之前兩個老人就同時做了一個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