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準備好那些相應的聘禮之後,季風還請到了本地一個有名的媒婆。
這媒婆家庭和睦,再加上多子多福的原因。又在當地促成了不少的良緣,因此出了名。
光是這媒婆出馬就花了他二兩銀子。等到這門婚事定下的話還要再給。
其實他們兩傢俬下早已經做出了約定,就算是不請這個媒婆,直接讓母親上門提親,這也是可以的。
但他總覺得這樣少了一個流程,對張小姐來說是不太公平的。他如今又很看重這門親事。
那自然該出的,該走的流程就不可能少。
等到將這些下聘需要用到的東西,還有人準備好之後,季風便帶著老母親一起去張家那邊上門提親了。
他們母子都來也是為了表示他們家的重視。雖說這年代講究的是士農工商,但是張家的條件確實要比他們家好太多的。
他如今說好聽點有了秀才的功名,但這實際上不就是一個吃軟飯的嗎?
家裡欠張家這邊的錢還不知道什麼時候還呢,但如果這門婚約要是真定下的話,那些錢就可以不用再還了。
他們之後的婚事確實是需要好好談論一番的。母親大概是對他這個兒子太有信心了。
所以平日裡面說話也很是不客氣,那這種時候肯定不能夠讓他一個人在這裡談的。
季風怎麼說自己都是要跟過來的,現在也確實帶著東西來了張家。
在進入張家之前已季風還忍不住和母親這邊叮囑了兩句。
“娘,我對張家小姐是有意的。那些聘禮我都已經準備齊全了。到時候您進去之後不必說太多,一切都有我呢。”
俗話說,言多必失。
更何況自己母親有時候說話這張嘴還是比較容易得罪人的。
季母早就已經知道兒子這段時間在準備聘禮。她都沒辦法幫到什麼忙。
看著兒子馬上就到了,要娶媳婦的時候。她內心其實是有些失落的。
覺得兒子可能要被兒媳婦給搶走了,但怎麼說?兒子也不可能打一輩子的光棍。
她兒子如今都已經是一個秀才了,那麼肯定不可能找一個農家姑娘成親。
那些官家小姐們家中的門檻又太高了,要是找這些官家的姑娘自己和兒子兩個人都可能會受委屈。
她想了想,這個張家小姐的確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了。
兒子什麼都已經準備好了。
現在他們都已經到了人家門口。
季母聽到兒子的話也點了點頭。
“娘知道了,今天是你定親的大好日子。娘肯定不會在旁邊多說什麼的。”
都怪自己拖累了兒子,如果兒子出生在官宦人家的話,那麼依靠他的才華。
以後肯定能夠爬得更高,娶到的還會是那些名門貴族家的小姐。
季母大概是太疼這個兒子了,所以一直對這個兒子有所虧欠。
她覺得這清貧的環境拖累了他。覺到現在這位母親都覺得自己的兒子娶了這張家小姐是受委屈了。
大概孩子在母親眼中的濾鏡總是比較高吧。可季風卻不是這樣認為的。
這張家小姐放到現代怎麼說都是一個白富美。還有古代這些家境比較微寒的官員也不是沒有娶商戶人家的女兒為妻的。
畢竟那點俸祿才多少啊,要想日子過得好的話,家裡肯定不能夠沒有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