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手最巧了,編得可真好看。要不然,你也開個網店,賣手工藝品吧。你一出手,肯定生意興隆。”
“我先把這個整完,以後看情況說。”
姐姐一邊說著,一邊拿起銅絲繼續她的創作。
只見她的五根手指,把玩著一根根纖細的銅絲,動作靈巧而專注,彷彿整個世界都凝聚在她的指尖。
不一會,剩下的部分就完成了。一棵精美的發財樹,樹幹堅實,枝條柔美,每一片葉子都精細到彷彿可以隨風輕搖。
蘇麥琪嘖嘖稱奇:“姐姐你太厲害了。你做的這發財樹,放到精品店裡賣,都毫不遜色。”
而且姐姐專注做手工的樣子那麼美。靈巧的雙手,全神貫注,就好像忘了全世界一樣。
還記得小時候,姐姐看到什麼有意思的手工,也都喜歡回家鼓搗著玩。
真的是做的時候想盡一切辦法,完成後歡欣鼓舞,欣喜若狂。
有一次她竟然用硬紙板給媽媽做了一個針線包,震驚了全家人。
先用鉛筆在硬板紙上勾勒出針線包的輪廓,線條簡潔而精確,每一個轉角和邊緣都經過精心設計。
然後用工藝刀,沿著鉛筆線小心翼翼地切割。刀鋒在硬板紙上輕盈地舞動,每一次切割都恰到好處,沒有一絲多餘的碎屑,硬板紙的邊緣平整而光滑。
再精準無誤地摺疊起來,將針線包的每個部分都完美地拼接在一起;最後再用膠水仔細地粘合每一處接縫。
做好的針線包內部設計了幾個小隔間,用於存放不同大小的針和線團,她用更柔軟的紙張製作這些隔間,並將它們貼上在硬板紙的內側,每一個隔間都精確測量,確保能夠整齊地存放針線。
外面則裝飾了復古風格的布料,用針線仔細地縫合在硬板紙的表面;她甚至在針線包的一角縫製了一個小巧的標籤,上面繡著媽媽的名字,說是送給媽媽的生日禮物。
當年這個禮物真的是讓大家歎為觀止。
蘇麥琪到現在都記得,當大家傳閱著這個針線包,交口稱讚的時候,姐姐臉上那種奇異的光彩。
那可真是一段快樂的時光啊。
後來爸爸離開後,家裡放聲大笑的時候就越來越少了。姐姐大學學了財務專業,因為好就業,穩定。
大家一直覺得挺好的,蠻適合女孩子的。
以後的生活按部就班,畢業,結婚,生孩子,上下班,帶孩子。
戀愛的時候,姐姐臉上也是有神采的。
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從姐姐臉上就再也沒有看到那種神采飛揚的感覺了?
她的身體比以前胖了不少,沒有了之前的靈動。臉上的表情也總是淡淡的,看不出來心情。
蘇麥琪想到一個詞,麻木。
媽媽離開後,那種麻木有時候會變成劇烈的憤怒,有時候是濃郁的悲傷。
可現在,看姐姐編東西的時候,看著這棵發財樹,她卻想起來了另一個姐姐,另一個曾經神采飛揚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