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想這些還早。
地裡的蔥蒜什麼的,還是夠自己吃的。
隨手摘了一把菜,帶回去下午炒菜吃。
等溫暖回了單間,將蔬菜放在盆裡。
看看時間,才三點半。
這會兒她又不困,想了想,就鎖了房門,朝山上走去。
之後要挖地窖,她上山撿柴火的時間就少了。
雖然現在她撿回去的柴火還能夠燒好幾天,可她得為過冬做準備啊!
每天多撿一點柴火,她貓冬的時候也不會怕柴火不夠少兒省著挨凍不是?
所以,溫暖看這會兒有時間,就先去了山上。
這會兒村裡人上山的人,大多也都是些小孩子。
大家見到溫暖後,也都笑著打招呼。
“溫知青,你來撿柴火嗎?”
知青點的人,上山大多都是去撿柴火的。
尤其是溫暖,他們每次見溫暖進出山,都會帶著柴火。
所以,也就這麼問了一句。
溫暖點點頭,“嗯,我今天下午不用上工,看著時間還空餘,就來上山撿些柴火,放著好過冬。”
村裡的孩子,對於過冬可比溫暖有經驗多了。
“是啊,溫知青,是得多撿點柴火回去。不然家裡不生火,一天都得蓋著被子躺在炕上不敢出去。”
說話的小孩感慨,她家就是。
家裡白天要是不生火,就讓他們去爺爺奶奶家待著。
要不然,就算他們躺在被子裡也還是很冷的。
溫暖受教的點點頭,不過,聽到被子這兩個字,溫暖就被觸動了。
說起來,他們來村裡兩個月,現在還沒置辦被子呢。
現在天氣熱,有沒有被子倒是也沒什麼事。
可等到秋收之後,氣溫逐漸下降,她這保暖的東西可得有啊!
溫暖好奇詢問,“你們知道村裡誰的針線活好嗎?”
小孩們一聽,紛紛說了自己熟知的人。
在他們的印象裡,自己家的人幹活是最好的。
有個孩子反問道,“溫知青,你問這幹啥?你是要做衣服嗎?”
村裡人,大多節儉慣了。
衣服什麼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