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其中要花費的人脈和物力,就不可小覷。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有錢能使鬼推磨。
要真有回城的執念,怕是會有人傾盡全力去活動關係。
“要是能回城,誰不想?”
不說那些下放的人,就是知青,又有哪個不想回城的?
就算是那些嫁人結婚的知青,只要聽到有回城的辦法,都會想方設法讓自己回城。
下鄉的日子,肯定沒有在家裡好過。
尤其是,大家都是背井離鄉的來到農村,對家鄉的想念就更甚。
還有,他們這些知青能夠一直堅持到現在,還不是心裡有回城的執念。
不然的話,他們也會選擇別的出路。
“是啊,我都想回城啊,可沒工作就是沒辦法安排回城啊!”
“別說你了,誰不想回城?現在城裡的工作崗位本來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就算是空出來一個,立馬就有好幾個人競爭上崗。咱們這些已經下鄉的知青,還是別惦記了。”
“是啊,現在城裡的工作緊張,就算是想花錢買都很難遇到一個。”
鐵飯碗、鐵飯碗,一個工作就可以傳三代。
誰家要是有個工作崗位,給兒女說親都比旁人有優勢不少。
“唉,現在想想,那些牛棚裡下放的人倒是比咱們知青更有希望回城。”
對方只要判定無罪,回城真是分分鐘的事。
可他們知青呢,現在看不到回城的希望,還要繼續煎熬著。
“是啊,現在下鄉的政策還在,我老家的那些才畢業的弟弟妹妹們,現在也要開始準備下鄉了。”
當年他會來大青山村,完全是因為服從安排。
可現在要想去個好的地方下鄉,運氣可沒幾年前好。
如今下鄉的程式都常態化,下鄉的地方哪裡好一些,哪裡受累一些,知青辦的人心裡明鏡一樣。
有時候,那些人的態度可以決定下鄉人的生活環境好壞。
所以,時間久了,大家也算是品出來了。
有些人,不能輕易得罪。
尤其是那些符合下鄉要求的人家,為了自己的孩子,也不會輕易得罪知青辦的人。
“眼瞅著就要七六年了,這下鄉的政策也有十年了,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大家惆悵,心裡不得勁的很。
“是啊,高考也取消了十來年,真不知道我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參加一次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