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些住在牛棚裡的人,各自抱團取暖,卻都沒有聯絡自己的人脈為自己尋找出路。
一年年過去,牛棚算是村裡人敬而遠之的存在,沒有打擾,也不會有危險降臨。
而去年,在聽到大隊長說讓村裡新來的女知青去放牛的時候,牛棚裡的人都在觀望。
畢竟之前放牛的人,都是村裡人。
有王大爺在,牛棚的人也不用跟對方打交道。
可知青,這就是個變數。
是好是壞,誰也說不準。
在這個牛鬼蛇神出沒的時代,誰又敢去冒險?
所以,王大爺被了暗地裡問了好幾次,大多都是有關於村裡的情況。
而等到溫暖正式上工,不說牛棚裡的人,就是王大爺自己都鬆了一口氣。
溫暖是個不想事的人,她每天來牛棚,停留的時間很短。
也不會見縫插針的拉著王大爺去問關於牛棚裡的人和事。
所以,王大爺才會在溫暖問起皮鞭的時候都沒什麼猶豫,就想著攬下這搭線的活。
其後,等交付皮鞭的時候,溫暖也沒反對用一百斤糧食抵賬的事更讓王大爺心裡高興。
之後王大爺也有觀察過,溫暖手裡的皮鞭很少揮動。
她要麼用皮鞭來捆柴火之類的東西,要麼是將皮鞭綁在腰間當做裝飾品。
至於牛群,要是有不聽話的,直接就上手揍。
王大爺猜想,溫暖是怕皮鞭甩在牛身上沾了牛味。
潔癖這個詞,很少有人想到。
可女孩子嘛,愛乾淨也說的過去。
之後發生的事,也讓王大爺進一步瞭解了溫暖的品行。
過了年,提早上工的溫暖,放牛依舊不是問題。
問題是,今年新來的知青看上了放牛的活,在上工的第一天當著所有人的面對大隊長提出要去放牛的事。
對此,王大爺是不高興的。
其實,大青山村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好。
北方的人,雖然大氣爽朗熱情。
可對於才認識不怎麼了解的人,心裡還是會有排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