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代,誰家都不容易。
這些年還好一些,早幾年,村裡人家招呼人也就是一碗熱水了。
兩人閒聊了幾句,溫暖便開門見山了。
她不是磨嘰的性子,也不會七拐八拐的才說出自己的目的。
“大娘,我們知青可以回城了,大隊長那裡的證明我也都已經開好了。我想著,自己走的時候,有些東西帶不走,就想著轉送給你。您要是不介意,看著挑自己想要的留下。”
說明自己的來意,溫暖便頓了頓。
當然,要是對方沒有那個意願,溫暖也不會強求。
大不了,就直接給扔了。
反正,她到時候上車,帶走的東西肯定不多。
聽了溫暖的話,許大娘將注意力放在了前半句。
“你要回城了?這是好事啊!”
她激動的一拍手,當下就樂了。
當年,許大娘也不是沒動過給溫暖相看人家的想法。
在她看來,溫暖這個女知青孤身一人下鄉,老家沒什麼想念的,還不如留在大青山村。
這樣,地裡的活計不用她幹,也有人疼她不是?
只是,這人與人之間的想法,並不相同。
溫暖不樂意相看,她在勸說了之後,也就沒有強求。
現在社會,講究的不是老古人那套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當下的人,講究民主,講究自願。
溫暖不樂意,她也不會去做強迫人的惡人。
所以,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本來,她還以為,這溫暖丫頭在村裡受幾年苦後,就會轉變自己的思想。
結果呢,她倒是好,一如既往的堅持自己的想法。
現在看來,她想回城的念頭,一直都沒有改變過。
不過,這樣也好。
想走的人留不住,想留的人不用勸。
回城的路已經鋪好,這些知青不會受阻,也就沒有留下的必要。
此刻聽著溫暖的話,許大娘自然也理解她的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