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教練我打不過,我還打不過你?走,我們打一場,你就是在說我沒腦子。”
雷婧看向吳碧清的手,“要打也等你手好了吧。”
“雷婧!”
女孩們沒忍住大笑,她們不喜歡雷婧,也不喜歡吳碧清。
陳嬌指著一旁的拳擊手套架,“她手疼,我的手沒事,我跟你打。”
“什麼?”
陳嬌看著雷婧的手選了副尺碼相對的給她,她自己也拿了一副戴上。
“雷婧同學說的對,在擂臺上最重要的就是大腦。”
吳碧清剛要說話,陳嬌接著道,“那我們看看雷婧同學在擂臺上是什麼樣的大腦。”
吳碧清陰轉晴,她站在擂臺最前的觀賞位置,“你上啊,我看看陳教練怎麼教訓你。”
陳嬌才不是要教育雷婧,她是好奇心達到頂峰後的手癢,她太想親自試試雷婧的實力。
雷婧還是昨天離開體工隊的裝扮,外衣脫下後一件背心,下身是離開時的休閒褲。她脫下休閒褲,裡邊是條運動短褲。
訓練室空調溫度不高,適合女孩們平時流汗後的熱烈,但雷婧冷食下肚也沒有熱身,這會兒雞皮疙瘩薄薄地爬滿。她站上擂臺時渾身面板更顯得沒有血色。
而在雷婧對面的陳嬌卻在緩緩蓄力,肌肉在她面板上隆起山丘。女孩們沒聽過陳嬌的名字,但女孩們都在心裡給雷婧判了死刑。
人們想到拳擊最先想到的就是力量。這也是為什麼現代奧運會1896年就開始舉行,可拳擊運動直到1904年才首次成為現代奧運會的正式比賽專案。
儘管拳擊成為正式專案,但當時瑞典法律禁止拳擊運動,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並未設定拳擊專案。直到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之後,拳擊逐漸在奧運會比賽中確立下來。
而在這確定下來的拳擊專案裡只有男子拳擊,沒有女子拳擊。女子拳擊則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首次被列為正式比賽專案。
這些都是因為拳擊象徵著的是力量,也是危險。為了安全經過很多限制與調整後才進入奧運會。又因為男女長達多個世紀的不平等,在女性在食物資源、教育資源、職場資源等等社會地位的不斷突破和奮鬥裡獲得力量,才讓世界逐漸認可女性力量強大到能夠掌握拳擊。
所以力量一直以來都是拳擊的關鍵,雖然剛才陳嬌強調大腦更關鍵,女孩們也只是認為是在有力量的前提上。
畢竟比賽場是按照公斤區分對手。吳碧清更是昂起頭等著看雷婧笑話
雷婧是被推到這裡的,但她哪次和人對決不是這般景象呢。她也在好奇,為什麼新來的教練要和自己比試。從體型肌肉上勝負一目瞭然,哪裡有給女孩們作模板學習的必要?
雷婧雙手抬到兩耳之間做準備動作。
一定有什麼是陳嬌看中的,一定有什麼是陳嬌好奇的。雷婧的眼前出現了各種可能的詞語,速度?肌肉?都不是。
陳嬌的拳風飛至雷婧面中,雷婧腳下滑行仰頭避讓,拳風帶著汗水的氣息掠過鼻尖,雷婧眼眸閃過通明。她在陳嬌右側扎步,左刺拳朝著陳嬌手臂側面而去。
喜歡拳擊少女請大家收藏:()拳擊少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