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章 按實需調整

意識開明的秦元玉雖不適應那激烈的節奏,也不介意接觸年輕教師與學生喜歡的風格,方便與這些“必須的朋友們”保持溝通。

此時,她合上預備報告的內容,轉眼留意車外的景緻。

身為一校之長的教育行業管理者,秦元玉深知緊跟時代變革,瞭解區域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性——這不僅是帶領師生突破校園侷限、拓展實際社會認知、更新思想理念的必須,而且是師生更多看到自己所處城市與聯結鄉村積極變化的通道,以從心理上獲得自信支撐,強化與維持積極工作與學習的態度。

因此日常忙碌之餘,秦元玉一直沒忘記關注東海市各區的規劃與發展。她早已知曉今天要去田子園中學所在的玉巖區與松寧新區有重要的不同——松寧區未來偏重發展文旅產業、現代農業與軟體產業,玉巖區則將發展重點定位在興辦叢集式智慧製造產業、強化物流與航運業,以及承載中心城區巨量遷居人口的現代社群治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能正因為這個原因,市裡將這次的“壯腰”階段性彙報與分析的會場設在了被人喻為“教育窪地”的玉巖區,設進了擇校家長基本忽略甚至是看不上、不願提的“尷尬農村校”田子園。

在越來越接近田子園學校的路途中,秦元玉能看到亦能感覺到,這裡很多路段要麼是新規劃鋪建的、要麼是結合產業與住宅社群變化改建、聯通的。

這些路段中的一部分尚未修繕完全與暢通,有的未鋪上瀝青,有的設定了臨時過渡的鋼板橋。秦不覺駕車行駛在上面,時不時會在坎坷中產生顛簸、搖晃,相當不容易駕駛!

可她與秦不覺都明白,按需調整的路段一定會打通與平坦起來,要奔往目的地的車輪,也不會因道路坎坷而停駛。

秦不覺一邊駕駛,也一邊注意著沿路景緻。

他留意的卻是沿路從荒地中脫穎的一處處建築工地或一處處現代居民區。他能感覺也很喜歡這片大力翻新的土地正奮力追趕市區的成熟與繁華,褪去曾經荒蕪與冷清。

看到興奮處,秦不覺甚至找了一處地方停下車來,取出手機,對著四周連連拍照攝影,還不忘呼喚:“姑姑,你看前面的河岸邊上,從荒灘新開出來的綠化帶特別漂亮!就是裡面那排垂柳太單薄了,樹杆那麼細,飄下來的樹枝那麼少,一點沒有‘萬樹垂下綠絲絛’那種意境!”

秦元玉先後看了看時間與導航地圖,抬頭對比,果然發現全新的田子園學校就掩映在那排“單薄”垂柳之後,笑眯了眼睛:“傻小子,過幾年你再看看它們的腰粗不粗得起來!”

“今天來之前,為節約大家的時間,我們和指導團的專家已提前看過各校提交的報告,為大家做出的努力、帶領團隊取得的進步感動!教研院金博士團隊亦將各區集中的問題深入歸納整理。接下來,我們就直接‘出招’,然後留出時間,由陸校帶領大家好好參觀田子園,看看這裡是不是網上傳說中又舊又不好的農村校!”

走進園廣、樓新、景美、新型教學設施齊備的田子園中學,校長靳芬得知秦不覺在收集“壯腰”論據,徵得會議負責人同意後,安排他進了會議室,坐在後排做旁聽。

方處啟動會議後,並沒有讓校長代表進行秦不覺猜測中的挨個報告,而是直奔解決問題的方向。

而讓秦不覺更感意外的是:這次要拆解的問題,就是讓老師們感到挫敗、讓家長們感到焦慮與不放心的測試成績問題。

“我們清楚:若單論考試成績,‘壯腰校’與示範校相比,普遍仍存在不少的差距。這肯定動搖了部分老師‘壯腰’的信心,讓他們產生自我懷疑。估計你們做校長的,也有不少在忐忑怎麼向我們教委、教育局交賬吧?”

“哈哈哈!”聽到這樣幽默的提問,秦元玉與靳芬、陸娟等會心地笑起來,“我們白天安慰老師和家長,晚上回家自己睡不著覺。”“若不能帶學校追上去,還讓生源被迫流失,真感覺對不起這裡的師生和家長!”“若是階段考核不過關,接下來如何‘壯腰’,我們心裡都沒什麼底了!”

秦不覺這才發現,原來接受“雙名工程”調動的姑姑他們背後竟有著如此的壓力。

“所以,我們這次要採取的措施,就是按需調整,要保證你們大膽向前走,放心帶師生們繼續‘壯腰’,把壓力從我們市、區層面給大家卸下來!”

什麼?針對問題的解決方案,不是落在學校,而是從市、區教育管理部門“動刀”?

秦不覺詫異地想站起來,差點把剛剛開啟的筆記本掉到地上。

喜歡不覺玉樹映金臺請大家收藏:()不覺玉樹映金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