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爸,我回來了。”蕾朵飛快的撲進阿爸的懷抱。
“阿爸,這是我的同學,卓以軒。”
“小軒,進來坐。”一個精瘦的男子,穿著樸實的衣服站在門前的走廊裡說道。“其他同學呢?”
“哦,對了,還有卓敏君,蕭冰玉她們,她們去買傣族衣服去了,待會就到了。
同一個時候,在寨子的另一頭,一片綠蔭遮蔽的竹樓走廊裡,一個少年坐在走廊的草蓆上,左右手跳動在葫蘆絲的小孔上,嘴角輕吹著,一陣優美的樂聲從指間流淌出來,一會兒是《月光下的鳳尾竹》,一會兒又是《竹林深處》。
“喊娃,你今天不去趕擺?“母親問到。
“不去了。”喊娃停下吹奏,說到。
母親也沒有去勸說,陷入了一片沉默裡。
很多年前,母子倆話不投機,沒說幾句話,就各自忙做自己的事情了,各自沉默。
“喊娃,你別跟我爭,你也沒權利爭,你又不是阿爸的兒子。”三年前,二哥說。
“你別胡說。”喊娃說完急著去找母親落實二哥的話。
“你二哥說的沒錯,喊娃,你原先的名字叫雪少,隨母親改嫁到這個寨子來的。”母親低著頭,始終無法正視兒子的眼睛。都十八年了,雪少兩歲時,就隨自己來到了這個傣族家。
“那我父親呢?”喊娃大聲說。
“你父親死了。他是漢族,我也是漢族,所以你從小漢話說得都比同年齡人好。”
“我不相信。”喊娃哭喊著跑了老遠,跑到村寨附近的小鎮上,溜達了幾天才回來。自從那次以後,完全變了一個樣子,沉默寡言。
今天的沉默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被母親主動打破。“喊娃,你吹個葫蘆絲給娘聽聽。”母親坐到他身邊,看著手中擺弄著葫蘆絲的兒子說到。
她還沒坐好,喊娃一溜煙衝進了竹林裡,不見了蹤影。
他跨過小河,沿著田埂向遠方漫無目的的走去。
天色快到傍晚了,夕陽把最後的餘輝一點點收回,喊娃卻沒有返回的意思,向一片亮著光的地方走去,腰間別著那把小葫蘆絲。那是一片美麗的湖泊,叫玉碎湖。
“玉淑,你先領著她倆到孔雀湖,我隨後就來。”玉清說。
“好的,阿姐。”三人便朝孔雀湖走去。
一路上,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人滿路都是,路途兩旁擺滿了各色物品出售,小吃遍街都是。
“誰家的阿妹,好標緻。”一個老婦人問到。
“玉林家的的閨女玉淑。”路人說。
“不是,旁邊的那個。”婦人指了指冰玉,冰玉朝著她微微笑道,敏君沒有注意這些,只被旁邊的各種小東小西吸引去了。
她一會拿起一把做工精緻的小傘看看,又拿起一個木雕瞅瞅,大發感慨:“原來,真正的高手在民間。“哪裡像外面的世界,一首流行歌曲便被安上歌星的高帽子,一部不如流的作品便被稱做大師了。真正的明星在哪裡,真正的“民星”在人民當中。
穿過小徑,三人踏上小舟,是用竹子做成的扁舟,玉淑掌舵,小舟緩緩地向湖的另一面滑去。
敏君是穿著白色涼鞋的,害怕滑到水裡,於是便坐在小舟上,讓雙腳滑在清澈的湖面上,劃出層層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