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章 走在鄉間小路上

距離城市四十公里外,鄉間小路上,敏君揹著書包,手裡提著一大袋食品,朝老人家走去。

這是一個普通的小村落,小時候,敏君跟老人在這裡生活過。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她一路回憶和老人在一起的時光。

就在這個時候,老人正在暗黑的屋子裡摸索著,彎著腰,睜著看不清東西的眼睛,在柴草堆裡都瞅西瞅,用佈滿老繭的雙手東摸西摸,沒找著她想要的東西.

老人又蹣跚著走到廚房,走到門後,摸著,還是沒找到.

老人佝僂著,想屋外走去,屋外的光很強,老人察覺不到,老人的眼睛不好,屋裡屋外都一樣.

十幾步的路走了幾分鐘,走啊走,在一堆雜物前停下,老人摸到了自己的老拌,柺杖.

老人好象有點歡喜,但隨後卻淚水縱橫,原來她的老伴柺杖斷了,老人又在回屋的路上摸到一根和她一樣高的棍子,老人拄著棍子回到屋裡.

老人抬出一個小凳子,坐到門口,向村口瞅著,看著.

老人模糊地看著太陽光線已經挪到了門口,老人推算著,是吃午飯的時間了,老人等者她的午飯,等啊等,今天的午飯沒來.

老人似乎很累很累,在屋子裡的草堆上躺了一會兒,醒過來後,在廚房裡摸著一個袋子,摸出一顆糖,老人吃著糖,邊吃邊叫著一個人的名字。

老人想念那個人,那個人是她的孫女,每次來看她,都給她帶糖,老人記性不太好,惟獨記得她的小孫女,敏君。

當敏君看到眼前的一暮時,還是忍不住哭了出來,無聲的哭泣。

她一個人,正孤獨的坐在曾經那個整日冒著飯菜香氣的壁爐旁邊,如今,壁爐裡一絲煙火氣也沒有,只有孤零零的身影。

“外婆。”敏君站在門口輕輕叫喊她。

“吃飯了沒有?”老人握住敏君的手,問她,她雖然看不清楚眼前的這個女孩子,卻用迷糊的雙眼盯著她的臉龐。

“外婆,這是你最愛吃的八寶粥,還有你愛吃的米線,熱的,還有。。。。。。”,敏君從袋子裡拿出很多婆婆平時愛吃的食物,又從書包裡拿出了一些。這些是她每個月的零花錢,除了用於日常早點的開銷,剩餘的全部用來給婆婆買吃的。

老人的眼睛似乎有了一點光,笑容也在臉上舒展開來。

老人起身,想去角落裡摸出什麼東西,卻發現什麼也沒有。

“婆婆,先吃米線吧,我也不會做飯,你先吃點。”

“我們一起吃吧。“孫女兩人便你一口我一口吃了起來,敏君愛乾淨,從來不與別人吃同一盒飯菜,但和婆婆在一起,卻吃得不亦樂乎。每次婆婆吃不完的飯,敏君便幫婆婆分擔一部分,她從小便在外婆身邊長大,吃同一桌飯,睡同一張床,一直到十一二歲,因為搬家的原因,才和婆婆分開。

吃完食物,敏君像小時候外婆牽著她的手一樣,牽著外婆,一前一後的在村裡走著,現在,她是外婆的大柺杖了,走累了,走到門前的一顆大梨樹下,孫女倆靠著大樹,懶洋洋的曬著太陽,說著話。

“小寶,記得小時候,你最愛吃槐花。。。。。。”外婆指著槐樹說,雖然敏君現在17歲了,但外婆總叫她小寶。

記得小的時候,一年又一年,門前高大的槐樹也很老了,但依舊一年又一年開出淡黃色的花朵,外婆總會託人從樹上摘些槐花下來,洗乾淨放在鍋中和著面蒸,蒸熟後,加上香油和蒜泥,那味道至今讓她難於忘懷。

樹一年又一年花開葉茂,然後落葉歸根,但人呢,盛年不重來,越來越多的熟悉面孔消失了,年輕人也走出去發展了,空巢老人越來越多,獨自一個人迎接日出,等待日落。在鄉下好一些,淳樸濃厚的鄉音,恬淡簡樸的環境,只會有點無聊卻不會孤獨。對於他們,家是最好的歸宿,一切是熟悉了一輩子的。子孫滿堂的,每逢過節,都是熱熱鬧鬧,其樂融融的氣氛。

敏君記得很小的時候,她每次到外婆家,都是很熱鬧的,一大家子圍著篝火坐在一起邊拉家常邊扯閒話,她呢,搬來童年那隻由木匠哥哥專門為她製做的小凳子,湊到火堆旁,等待著發壓歲錢,那些年,最大的樂趣就是等著發壓歲錢買鞭炮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