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他們相視而笑
“也是啊,遙兄挺愛國的啊!對,一直是,只是在國外待的時間比較多一點而已!”凌天絕嗤笑道。
這句話不僅僅是對王遙的一句簡單回應,更是揭示了王遙內心深處複雜的情感和過往經歷。王遙自小便展現出對國家深厚的感情,儘管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國外度過。
王遙出生在一個豪門世家,家族公司雖由爺爺掌管,但父親是獨子,所以爺爺即便想傳給父親,可又捨不得讓父親終止於他喜歡之工作,只能偶爾獨自微嘆:家裡公司到時候由誰繼承?
父母都是知名學者,他們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還在國際學術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從小,王遙就被灌輸了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父母常常告訴他,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這種教育深深地影響了王遙的成長軌跡。
然而,王遙的求學之路註定與眾不同。由於父母的工作需要,他經常跟隨他們出國訪問、交流和學習。在異國他鄉的日子裡,王遙深刻體會到身為一箇中國人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他在海外接觸到了各種不同的文化和思想,這些經歷讓他更加堅定了對自己祖國的熱愛,與早日回來報效國家之遠大抱負。
儘管如此,王遙並沒有因此而疏遠自己的祖國。相反,他利用每一次機會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魅力。無論是在學術會議上發表演講,還是參與國際競賽,他總是不忘強調自己是來自中國的學生,並且為能夠代表祖國感到無比驕傲。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數學競賽的獎項,並將這些榮譽視為對祖國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認可。
此外,王遙還積極參與到一些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活動中去。他透過組織講座、展覽等形式,向外國友人介紹祖國的傳統文化和現代發展成就。在他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瞭解並喜愛上這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國度。正是這種對國家的深厚感情以及積極行動,使得王遙在國外也贏得了廣泛尊重和支援。
然而,在面對國內親友時,王遙卻常常因為長期在外生活而受到質疑。有人認為他雖然口頭上說愛國,但實際行動卻似乎並不那麼令人信服。對此,王遙總是耐心解釋道:“我雖然身在國外,但我的心始終留在祖國。每當我看到其他國家的進步與發展,都會想到如何把這些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帶回祖國。”他的這番話並非空談,事實上,他已經為推動國內相關領域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回到故事中,凌天絕的這一聲嗤笑,既是對王遙過去行為的一種諷刺,也隱含著某種複雜的心理活動。或許在他看來,真正的愛國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更應該體現在實際行動中。而此時此刻,王遙的出現無疑觸動了凌天絕內心深處某些敏感的神經,使他對這位曾經的朋友產生了新的審視。
凌天絕的嗤笑聲背後,隱藏著他複雜的內心世界。作為一名年輕有為的企業家,凌天絕一直以務實著稱。他堅信行動勝於言辭,尤其是在涉及國家利益和個人責任的問題上。每當聽到王遙那種看似冠冕堂皇的話語時,他總會忍不住產生一種微妙的情緒波動。對於凌天絕而言,愛國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透過具體行動來證明的信念。
在過去,凌天絕曾多次目睹那些高談闊論的人最終未能兌現承諾,甚至有些人在關鍵時刻選擇了逃避責任。這樣的經歷讓他對任何形式的口頭表態都持有懷疑態度。他深信,真正有價值的行為,應當是可以衡量和評估的,而不是僅僅依靠情感或言語來表達。
凌天絕自身的成長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的這種思維方式。他雖出生在豪門之家,父母的忙碌和忽視下,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從很小時起,在優秀的哥哥們薰陶與指導下,他就立志要成為,不僅於國內所成功之企業家,還要去幫助更多人。為此,他放棄了無數個節假日,埋頭苦讀,參加各種培訓和實踐專案,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接手家中國內公司後,凌天絕更為刻苦拼搏。他深知,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腳踏實地地工作。
然而,凌天絕的務實態度有時也會顯得過於苛刻。他常常忽略了一些細微之處,比如情感上的共鳴和心靈上的連線。在面對像王遙這樣的人時,他往往只關注對方的實際貢獻,而忽略了對方內心的真誠和熱情。這種單一視角使他難以全面理解他人,從而導致了不必要的誤解。
此時此刻,凌天絕心中的複雜情緒逐漸湧上心頭。他一方面對王遙的言行感到不屑,另一方面卻又無法完全否定對方的誠意。畢竟,王遙的確在國際舞臺上為祖國爭得了榮譽,也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這種矛盾的心理讓凌天絕陷入了沉思: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國?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還是那份發自內心的情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與此同時,凌天絕也不禁想起了自己近年來的變化。自從藍茵來到凌家後,他的生活重心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曾經那個一心撲在事業和學習的他,如今更多地關心起了家庭和身邊的人。這種變化不僅是生活方式上的調整,更是心態上的重大轉變。
凌天絕意識到,愛國不僅僅是對外界的貢獻,更是對家庭、對親人負責的態度。這種領悟讓他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價值觀,並開始嘗試尋找一種更加平衡的生活方式。
在這種背景下,凌天絕的嗤笑不再僅僅是針對王遙的諷刺,而是包含了對自己內心困惑的一種宣洩。他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來釋放自己內心的不安,他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少年維特的煩惱”?
隨著王遙的到來,原本溫馨的家庭聚餐變得愈發緊張。屋內的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每個人都感受到了一股無形的壓力。凌天絕的目光緊緊鎖定在王遙身上,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敵意。他坐在那裡,身體微微前傾,彷彿隨時準備站起來質問對方的真實意圖。
雲秋和張麗作為家族中的長輩,察覺到了這種微妙的變化。她們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隨後迅速轉移話題,試圖緩解現場的緊張氣氛。
“大家都別光顧著聊天,快嚐嚐這些菜吧,”雲秋微笑著說道,“今天特意準備了幾道拿手好菜,可不能浪費了。”
然而,大家似乎都沒有心思享用美食。凌天絕的大哥和三哥對視一眼,隨即默默低頭吃飯,儘量避免參與到這場無聲的對抗中。二哥雖然不在場,但透過電話得知了聚會的情況,也表示了擔憂。其他堂兄弟們則保持沉默,用筷子輕輕夾起食物,動作緩慢而謹慎,彷彿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引爆一場更大的衝突。
相比之下,王決和王遙的表現則顯得輕鬆自如。王決繼續與幾位凌家兄弟寒暄,試圖用幽默的語言打破僵局;而王遙則帶著微笑,不時與凌天英和凌天華互動,偶爾還會看向凌天絕,眼中閃過一絲挑釁的光芒。他知道凌天絕對自己的到來心存疑慮,但這反而激發了他想要證明自己的決心。
凌天絕注意到王遙時不時投來的目光,心中愈發惱怒。他覺得王遙故意在眾人面前表現得如此從容,實際上是在挑戰他的權威。這種感覺讓他坐立不安,彷彿有一團火在心底燃燒。他幾次想要開口說話,卻又被理智壓制住,擔心一旦爆發會徹底破壞這場聚會的和諧氛圍。
就在這時,凌天英打破了沉默:“遙弟,既然你已經回來了,不如談談你的計劃吧。我們都很好奇,你這次回國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目的?”這個問題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紛紛放下手中的碗筷,將目光集中在王遙身上。
王遙笑了笑,回答道:“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想回來看看大家,順便處理一些事務。你們知道的,我在國外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總覺得自己缺少些什麼。這次回來,我想找尋那份失落的感覺。”他的語氣誠懇而堅定,讓人不由得相信他說的是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