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礎安把耳邊的花朵摘下來,小心地夾進隨身攜帶的《傳習錄》中。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人總是將自己的感情假託花草,其實這花開在人煙稀少的路邊,他們才不再乎是否能被人攀折,只管自己開得盡興便好了,即便沒有人看過便獨自萎謝,那也用不著傷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賀老師,你說的沒錯,做人若能如此,便可以說是真瀟灑了。”
“是人就有貪嗔痴,所以才有‘人非草木’一說啊!”陳確錚把杜鵑花從頭上摘下,放在了一根樹杈上。
在杜鵑花的一路“護送”下,步行團一路翻山爬坡,便到了位於黔滇兩省交界的勝境關,取“滇南勝境”之意。勝境關位於山頂,舉目四望,可以鳥瞰群峰,北臨黔境,南往曲靖,連綿不絕的山巒匍匐於腳下,茂密的森林組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
大家站在這裡,回想著自己一路跋山涉水,歷盡艱險,終於到了雲南,胸中便有一種澎湃的激情需要書法,大家紛紛把嘴籠成喇叭,對著大山縱情大喊起來:
“雲南,我來啦!”
“昆明,我來啦!”
因為是兩省的分界處,所以修建了分界牌樓,牌樓的東西兩面各有一對石獅子,東面的一對面向貴州,西面的一對面向雲南。牌樓上一面題字“黔滇鎖鑰”,一面為“萬里金湯”,這華麗氣派的牌樓自然也進入了胡承蔭的相機的取景框,留下了永久的紀念。
離分界牌樓不遠有一處紀念關二爺的關聖行宮,殿前有古杉兩株,高二三十米,樹身頗粗,“三劍客”想要合抱而不能,據說樹齡有上千年,殿內關公像氣勢非凡,栩栩如生,大殿兩側有一副黑底金字的對聯:
黔疆煙雨,滇界風霜,終古兼圻威一統;
魏國山河,吳宮花草,於今裂土笑三分。
出了關聖行宮,步行團集體往山下走,腳下的土壤都是鮮豔的棕紅色,下山上了公路,沿途便看到多戶民宅,裊裊炊煙,雞犬相聞。下山後地勢變得平坦十分平坦,雲南公路的路況也比貴州好了許多,路面鋪著輾得很碎的石子,十分乾淨整潔,加之天氣晴朗,走起路來十分輕鬆,重新找回了郊遊的感覺。“三劍客”看到遠處的田野裡有幹活的農人在攀談著,賀礎安抓了一把路邊的泥土,感受泥土綿密潮溼的質地。
“還記得關聖行宮的楹聯嗎?好一個‘於今裂土笑三分,’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想必三分天下之時,雲南的土地也是這麼紅吧?”
“小時候先生總是讓我們背詩,那時候根本不知道是何意思,只知死記硬背,經歷了國破家亡,看到了民間疾苦,才真正理解那些詩句,真真是蘸著淚,滴著血的。”胡承蔭邊說,邊彎腰揩掉鞋幫的紅泥。
“走了這一路,我真是看到了太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景象,這趟旅程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這些老百姓真是太窮、太苦了,他們中的許多人真的是‘不知有漢何論魏晉’,但他們不是‘怡然自樂’而是‘飢寒交迫’,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不知道我們的國家正處在抗日戰爭中,要改變人民的矇昧,只有靠我麼你了,等到了昆明,我們有太多要做的事。”
“陳老,等到了昆明,你想做什麼?”
“首先,一定要把書讀好,這是我們的本分,其他的事慢慢再想,總能找得到。我們先讓自己變得更好,然後再讓身邊的人變得更好,就等於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了。”
下午兩點多,步行團到了距離平彝縣城四公里的地方集體整隊入城,縣政府不僅安排了一間小學給步行團住,縣長還親自招待大家在縣政府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每桌有六個菜,好好祭了一一下大夥的“五臟廟”。縣長並不會說國語,大家吃飯的時候他面帶笑容說了許多熱情的話,奇怪的是,大家都能聽懂個大概,似乎雲南話比貴州話更好懂些。
喜歡剛毅堅卓的他們請大家收藏:()剛毅堅卓的他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