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馬上就要去雲南了,大家別這麼消極好嗎?雲南可是個好地方啊,你們不知道吧?我聽說雲南的天特別藍,土特別紅,水特別清,花特別美,還有最關鍵的一點,雲南的姑娘特別漂亮,還人人都有好嗓子!怎麼樣?你們不興奮嗎?不期待嗎?不開心嗎?”
“開心個鬼,雲南姑娘要是看到你,那還有我們什麼事兒?我看就應該把你這張臉放到火堆上,烤它個外焦裡嫩!大家說好不好啊?”
胡承蔭帶頭起鬨,沒想到一呼百應,好幾個男生一起把陳確錚扛了起來,作勢要扔到火堆裡,男生鬧作一團,女生笑作一團,胡承蔭看向楚青恬,她也破涕為笑了,笑容很甜。
“停停停!你們別光顧著欺負我,耽誤正事兒!馬上就要過十二點了!大家跟我一起倒數: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快——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家都聲嘶力竭地跟著陳確錚一起倒數,聲音匯成一股巨大的聲浪,大到似乎要掀翻學校的屋頂,所有人都互道“新年快樂”,認識的人和不認識的人都熱情地、用力地擁抱著,感傷被沖淡了,希望進駐到大家的心中,每個人都對新的一年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倒數新年的聲浪也傳入了不遠處的聖經學校第三宿舍第二號房裡,此時周曦沐、白蒔芳、曾澗峽、阮媛四人也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慶祝著新年。房間雖然簡陋,卻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窗戶上貼滿了用紅紙剪出的窗花,這是阮媛和白蒔芳的傑作。房間裡擺了兩個湖南本地人用來取暖的小火缸,兩個小火缸上面都有一個用粗鐵絲做成的鐵架子,一個上面是一把烏漆嘛黑的水壺,一個上面是一口帶蓋的鐵鍋。水壺嘴往外噗噗地冒著白汽,窗外陰冷潮溼,窗內卻暖意融融。
白蒔芳和阮媛坐在桌前包著餃子,因為長沙沒有北方包餃子時專門盛放生餃子用的秸稈編的篦簾,她們就用湖南人曬茶葉和養蠶用的竹匾來代替,也算相得益彰。周曦沐和曾澗峽坐在火缸旁邊烤火,水壺中的水發出了滾沸的咕嘟聲。
“聞到了嗎?聞到了嗎?就是這個味兒!”
“這不是你平常喝的古丈毛尖啊,這是……高茉兒!你從哪兒弄的啊?一聞這個味道我就想到北平了。”
“這是我從陳夢家那裡要來的,當時從北平走得匆忙,哪兒還顧得上帶茶葉啊!他也只帶了一罐兒,省著省著喝,就剩了一個底兒,都給我了,我一直沒捨得喝,就等著今天呢!”
曾澗峽端起茶壺,拿起一個粗陶杯子倒了一杯茶遞給周曦沐,說道:
“火缸配鐵壺,高茉兒配陶杯,也是別有風致啊!”
周曦沐喝了一口,陶醉地閉上了眼睛:
“嗯,好茶!我把眼睛一閉,都能聽到鴿哨聲了。”
“我們越走離家越遠了,以後這高茉兒,估計是很難再喝到了。”
眼看著包好的餃子擺滿了竹匾,白蒔芳掀開了鍋蓋,裡面滾水沸騰,阮媛把餃子輕輕地撥進了水中,元寶一樣的餃子在水中沉了底。過一陣子,白蒔芳掀開鍋蓋,用笊籬在水裡翻動了幾次,再蓋上鍋蓋煮一會兒,最後掀開鍋蓋,餃子全部浮到了水面上。
餃子熟了。
白蒔芳把餃子撈出,裝了滿滿四個盤子。阮媛拿來了醬油和醋,給每人面前放了樣式各異的粗陶碗筷,顯然是臨時拼湊出來的。
周曦沐等不及了,夾起一個餃子吹了吹就放進了自己嘴裡,結果燙得不亦樂乎。
“你慢點吃,又沒有人跟你搶。”白蒔芳笑著責怪道。
“自從離開北平,我就再沒吃過餃子了。”
“怎麼樣?好吃嗎?”白蒔芳期待地問道。
“總覺得跟在四合院兒裡頭吃,差那麼點兒意思。”周曦沐咂摸著餃子的味道。
“不是餃子不好吃,我看你就是想家了。你聽聽剛才學生們在外頭笑啊鬧啊的多開心,十八九歲的孩子都不張羅回家,你倒是年紀大了越活越回去了。”曾澗峽一邊給餃子蘸醋,一邊笑著說道。
“年輕人還不是貓一陣兒狗一陣兒的,你看他們現在瘋得很,指不定明兒早上誰的枕頭就溼了!再說了,思鄉又不是年輕人的特權,歷朝歷代文人墨客寫思鄉的詩句數不勝數,照你這麼說,李白、杜甫、杜牧、柳宗元那些大詩人是不是都沒出息?”
周曦沐一盤餃子已經見了底,白蒔芳又撥了半盤給他,說道:
“我吃不了,你多吃點兒。”
阮媛也把自己盤子裡的餃子撥給了曾澗峽,說道:
“如果想家就是沒出息,我寧願一輩子沒出息,又有哪個背井離鄉的人敢說自己不想家呢?”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不知道我們重回北平的時候,青春幾何啊?”
四人沉默地喝著餃子湯,每個人心中都有千頭萬緒,卻不知從何說起。餃子湯的熱氣向空中嫋嫋飄去,四散開來。
不知何時,篝火晚會散了,喧鬧止了。
小火缸裡的火炭由紅變灰,燃盡了。
夜籠罩了一切。
喜歡剛毅堅卓的他們請大家收藏:()剛毅堅卓的他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