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確錚忙著賺錢的同時,“三劍客”也在為教室的事兒發愁,本來想著乾脆就在歌臚士洋行一樓騰出一間房講課算了,而且這個提議也徵求了聯大總務長鄭天挺先生的同意,可是歌臚士洋行的房間不大,擠三十人一起上課勉勉強強,要容納五六十人的課堂,終歸還是有些太過狹小了。
“三劍客”於是開始在蒙自走街串巷,尋找合適的上課地點,其實在蒙自洋人留下的空房子不少,只是他們希望儘可能容納多一些人,所以最好空間要大,這就淘汰了所有。“三劍客”只要沒事的時候便去街上晃盪,一天下午,跑了一天的三個人快走到東門,即將出城累得不行,突然聽到了遠處傳來的誦經聲,那聲音似乎有一種魔力,引得人前去探尋,沒走多久,三人就站在了一座廟的大門口,門上方高懸的黑底金字的牌匾,橫向寫著“文廟”二字,大門虛掩著,三人不想打擾,便坐在牆角,看著流雲肆意流淌,天光逐漸變暗,三人默默聽誦,偶爾彼此相視一笑,一種平靜、恬淡的氛圍包裹住三人,一直等到誦經聲停止,門內出來一個揹著竹簍的小和尚,見他們有進門之意,作了個揖,便帶他們進了門。
一進廟門,迎面而來一間大殿,大殿正中高掛一匾,豎向寫著“大成殿”三字,殿宇單簷歇山,面闊五間,紅牆灰瓦,雄偉非凡。大殿正中端坐一穿著僧服的長髯老者,對面坐了幾十名信眾,整個大殿仍顯空曠。
“三劍客”對視一眼,立馬福至心靈,意識到對方跟自己的想法一樣。
“小師傅,我們能不能跟住持談談?”
“住持此刻正在給信眾們答疑解惑,施主可能要稍待片刻。”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三劍客”點頭稱是,在大殿外肅立靜候。
香客散盡,住持依舊端坐在蒲團之上,朝小和尚招手,小和尚小步跑到住持身邊,低聲耳語了幾句,住持點了點頭,小和尚出了大殿,來到“三劍客”身邊。
“住持請你們進去說話。”
“三劍客”進入大殿,三人小心翼翼地各撿了一個蒲團,陳確錚跪坐於蒲團之上,賀礎安和胡承蔭有樣學樣,也跟著跪坐下來。
“老衲是文廟的住持,法號未明,聽聞幾位施主有事相談,願聞其詳。”
“是這樣的,我們是西南聯合大學的學生,剛到蒙自沒多久,我們發現蒙自有很多人不會讀書寫字,甚至很多人不會寫自己的名字,於是我們決定辦一間民眾夜校,經費我們已經籌措得差不多了,苦於沒有合適的場地,今天偶然跟隨貴廟的誦經”
住持沉吟一番,抬眼輪流看了看他們三人,眼神定靜深邃。
“你們可知這個‘文廟’是何時所建?”
三人皆搖頭。
“這個文廟在元朝的大德年間就有了,中間改朝換代,不斷損毀,不斷重建,你們所在的這個大成殿是光緒二年重修的,到現在也六十多年了,整日只傳出誦經之聲,還從未傳出讀書之聲。”
住持說到此處,便沒有再說話,他曖昧的態度讓“三劍客”面面相覷,頓覺有些不妙。
“若住持您擔心我們上課會吵鬧,我們可以調整上課時間,授課的時候也會注意,絕對不會打擾廟裡的師傅清修。”
住持笑了,捋了捋鬍子。
“說到底,這裡確是佛門清修之地,在此地授課,從未有過先例——”
未等住持說完,胡承蔭便著急說道:
“怎會沒有先例呢!我們從長沙過來的時候,一路上看到過許多建在廟裡的小學——”
“狐狸,別打斷住持講話!”
“住持,別生氣,我就是有些著急,不是有意打斷您……”
“無妨,只是此時我做不得主,還要問一下佛祖的意思。靜思,把籤筒拿來。”
那小和尚看了那住持一眼,點了點頭,遂出殿門,沒一會兒便捧著籤筒回來。
“既是要看佛祖的意思,便不能馬馬虎虎,你們三人各自求籤,若三人求的籤都是上上籤,便足以證明佛祖同意你們在此上課,如何?”
胡承蔭的屁股一直坐在兩隻腳上,此刻他的兩隻腳痠麻無比,之前一直在勉力支撐,聽到住持這句話,整個人直接垮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