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女,你先別急著反對,我們明白你的心情,我們也是做了充分的考慮才做出這個決定的,你先聽聽我們的理由。”
梁六女看一眼姚天榮,姚天榮握住她的手,鄭重地點了點頭,梁六女轉回頭看著陳確錚,也點了點頭。
陳確錚耐心地把緣由慢慢講給梁六女聽,梁六女低著頭,雙手下意識地絞著髮辮,話說完了,梁六女抬起頭來,發現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她的身上,終於小聲說了句:
“我聽明白了,你們都是為了我好,我都聽你們的。”
隔天晚上八點,聯大劇團在大板橋三元宮跟前的空地上再次舉辦了鄉民遊藝會,這裡是全鎮唯一的開會場所。跟上次相比,這次遊藝會的觀眾多了好幾倍,十里八村的人口耳相傳,全都跑了過來,甚至有人特意從幾十裡外趕來,竟一共來了兩千多人。
為了保證演出的順利,鎮長特意囑咐警察局借給聯大劇團兩盞汽燈,幾盞馬燈,上燈以後,戲臺前後一片通亮。
雖然演出八點才開始,可是鄉親們為了佔到好位置早早地就來到了現場,烏烏壓壓地一片,將戲臺周圍擠得滿滿當當。因為過於擁擠,加上等得不耐煩,人群中時不時地傳出幾聲叫罵,可演出剛一開始,臺下就奇蹟般地安靜了下來。
張遵驤照例上臺報幕,第一個節目是獨幕劇《最後一計》。
這出戏跟聯大劇團前一天演出的《三江好》、《放下你的鞭子》作為小型抗戰街頭劇的代表,被老百姓合稱為“好一記鞭子”。《最後一計》改編自蘇聯作家拉里柯夫的《凡爾賽的俘虜》,劇中塑造了一個聰明睿智、寧死不屈的英雄、義勇軍領袖馬百計的形象。“馬百計”依然是由湯一雄扮演,他端正的相貌和沉穩的氣度跟“馬百計”的形象十分契合,當鄉親們看到馬百計在漢奸的威逼利誘之下寧肯毒死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不肯說出地道的所在,最後從容地含笑赴死時,老百姓的心絃被再一次撥動了,人群中的一位白鬚白髮的老者,哭得涕淚橫流。
獨幕劇之後便是歌詠會,獨唱、合唱、二重唱……一首接一首,鄉親們也跟著投入地哼唱起來,最後變成了千人大合唱的感人場面,連在一旁看熱鬧的鎮長也被這激越的氛圍所感染,投入地跟唱起來。
歌詠會結束之後,觀眾們仍舊意猶未盡,正期待著下一個節目的時候,張遵驤再次上了臺:
“鄉親們,我們聯大劇團今天的表演就到此結束了,大家都別急著走,因為接下來我們有一場十分重要的儀式,希望大家能跟我們一起見證!現在我宣佈,大板橋鎮瓦房村村民姚天榮和梁六女的結婚典禮現在開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時間臺下的老百姓瞬間炸了鍋,知道梁六女和李昌隆過往的,便迫不及待地給身邊的人分享這則大新聞。在這陣喧鬧之中,聯大劇團道具組的兩名高大的男同學舉著兩根竹竿一同走上臺來,接著一人原地不動,另一人走向舞臺的另一端,兩根旗杆中間長長的紅布被徐徐展開,老百姓好奇地盯著那塊空無一物的紅布看,卻看不出什麼門道。
紅布的後面,陳確錚引領著新郎姚天榮,廖燦星牽著新娘梁六女從兩側走到了戲臺的中央,臺下的人只能看到他們紅色喜袍的衣角,個個探頭探腦,好奇得無以復加。
待到一對新人站定,陳確錚和廖燦星悄然退場,舉竿的兩位同學順時針轉了一百八十度,當紅布的反面被翻轉到正面,紅布後的新人被轉到了大家的面前,引得臺下的老百姓一陣驚呼。
道具組的同學們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美術功底,用水彩在紅布上描畫了龍鳳呈祥的圖案,紅布的中間用金紙貼了一個大大的“囍”字,看來十分喜慶。一對新人在“囍”字前方相對而立,他們身穿傳統中式婚服,姚天榮頭戴黑色禮帽,身穿紅色長袍,外罩黑色元寶紋的馬褂,右手空蕩蕩的袖管被楚青恬提前用別針別在腰側,整個人的頹氣一掃而光,看來十分精神。梁六女身穿一套大紅色緞面婚服,闊袖短襖和及地長裙襯得她的身姿曼妙動人,而她的臉卻藏在紅色的蓋頭後面,無從得見。
在一片喧鬧聲中,張遵驤走上臺,用持重的口吻說道:
“請證婚人上臺發言!”
喜歡剛毅堅卓的他們請大家收藏:()剛毅堅卓的他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