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真以為憑藉一點成績就能擊敗我?笑話!我會讓你們在這所學校徹底丟臉!”
張強的聲音中充滿了威脅,他的眼睛裡閃爍著兇光,像是想將所有的怨恨與憤怒都發洩在陳默和楊小魚身上。
楊小魚感受到張強的敵意,心裡有些緊張,但她深知,此時的忍耐不能繼續,她看著張強,毫不退縮地說道:
“你已經做得夠多了,張強。你想透過這些手段讓我害怕,讓我屈服,但我告訴你,我不會讓你得逞。”
陳默拍了拍楊小魚的肩膀,眼中流露出一絲關切,隨即轉向張強:
“我們已經給你足夠的機會停手了,但你卻選擇了繼續。這條路,是你自己走的,最後的後果也要你自己承擔。”
張強怒氣沖天,轉身離開了。
看似一場爭執已經暫時平息,但他們心裡的火焰仍未熄滅。
第二天,班級裡傳出了新的風言風語。
這次,不是關於陳默和楊小魚的謠言,而是關於張強的。
有人聲稱,他曾在不久前偷偷用惡作劇整了幾個同學,還威脅過一些人。
這些事情在班級裡迅速傳開,一時間,張強的聲譽大大受損。
然而,張強並沒有悄然退出,反而變本加厲,開始公然與陳默和楊小魚為敵。
他甚至在課間對著他們大喊:
“你們算什麼東西,敢這樣反擊我?別忘了,我可比你們強多了!”
他在全班同學面前表現出一種壓倒性的態度,試圖讓所有人相信自己才是班級的“王者”,而陳默和楊小魚不過是受到“嫉妒”的小人物。
這時,班級裡的一些同學開始察覺到了問題的根源。
原本只是在私下裡討論的那些張強的惡行,突然被更多人關注,甚至開始公開討論。
“你們有沒有發現,張強最近的做法越來越過分了?”一個同學在群裡發了一條資訊,“他不僅在背後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還在公開場合挑釁陳默和楊小魚。”
“是啊,太噁心了!本來大家都覺得他挺牛的,但現在看他根本就是個小人,處處算計別人。”
另一個同學回覆道,語氣中充滿了不滿。
一時間,越來越多的同學站了出來,開始指責張強的行為,甚至有人悄悄開始將一些他的“黑料”轉發到班級群裡,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輿論力量。
張強開始察覺到事情不對勁了,他越發感到焦慮與憤怒,但他並未改變自己的態度,反而開始更加瘋狂地攻擊陳默和楊小魚,希望藉此重新奪回自己的威信。
他甚至開始在社交平臺上釋出惡意的言論,公開挑戰陳默和楊小魚。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如他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