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溟從深海浮出,銜著的青銅劍突然發出龍吟。劍柄蒲公英紋路亮起的剎那,它看到駭人畫面:極北冰淵下的青銅祭壇上,三百六十五盞骨鈴正在吸收月華。每盞鈴鐺的吊繩都是人筋擰成,鈴舌則是歷代天選者的喉骨!
“北偏西十七度,冰裂谷。“雪影靈貓的虛影在少螢肩頭明滅,金瞳淌出的血淚凝結成冰晶地圖。少螢捏碎冰晶的剎那,清風突然從床榻暴起,右手指甲暴漲三寸,直插她咽喉。
阿福的鋤頭卡在祭壇裂縫裡,鐵器與青銅摩擦出刺耳尖嘯。他抹了把汗,突然發現掌心沾到的鏽跡正在蠕動——那根本不是銅鏽,而是乾涸的神血!
“仙尊啊......“他苦笑著扯開粗布衣,胸口金銀雙紋如活物般遊走。地底魔氣感應到波動,凝成三頭六臂的魔神虛影跪伏在地:“恭迎吾主重臨。“
青銅祭壇徹底升起時,阿福的瞳孔映出壇面刻文。那些扭曲的“魔“字突然扭動起來,墨跡滲出暗紅血珠,匯聚成他七歲時在私塾寫下的第一個字——螢。回憶如毒蛇啃噬神經,他看見三百年前的雨夜,少螢渾身是血地將一枚種子按進他胸膛:“待你見它破土,便是我等清算之日。“
血珠突然化作小蛇鑽入丹田。劇痛中,阿福的脊背挺直如松,渾濁右眼褪去陰翳。他抬腳碾碎祭壇邊緣的骨鈴殘片,飛濺的碎骨中竟浮現出自己前世的畫面:那時他是持劍的除魔修士,劍鋒貫穿的正是此刻跪拜的魔神!
少螢側頭避開清風的利爪,髮絲被削斷的瞬間嗅到腐臭味。這不是清風的氣息——他右手指尖滲出的黑血裡,分明浮動著蓑衣少年的靈力殘痕!
“他在用傀儡術反向操控!“雪影靈貓的虛影炸成星芒,強行喚醒少螢被壓制的神識。她旋身甩出九節鞭纏住房梁,借力翻上屋頂的剎那,整座藥廬轟然坍塌。煙塵中浮現的青銅鼎虛影裡,蓑衣少年正將魔髓晶按進心臟,血管表面浮現金蓮紋的模樣,與風消散前的本命印記分毫不差。
焚天的火焰撞碎冰淵結界時,滄溟的海水已凍成萬道冰錐。少螢踏著冰錐躍向祭壇核心,卻見清風左半身的金紋正在剝落,露出下方蠕動的魔髓晶簇。蓑衣少年狂笑著扯動傀儡絲:“好師尊,這換魂術您可還滿意?“
雪影靈貓的虛影突然凝實,一爪拍碎三盞骨鈴。少螢趁機扯斷半數傀儡絲,斷裂處噴濺的卻不是血,而是月見草汁液。她瞳孔驟縮——這些汁液的靈氣波動,竟與三百年前自己種在往生河畔的靈植一模一樣!
“因為......“少螢突然輕笑,將汁液抹在唇上。金銀雙紋離體凝成神農鼎,鼎中燃起的青焰裡浮現出被篡改的記憶:當年教蓑衣少年換魂術的並非清風,而是她自己!那些所謂的“墮魔“畫面,不過是她為誘捕愛爾佈下的千年局!
極北之地開始崩塌。阿福胸口的金銀雙紋化作鎖鏈捆住蓑衣少年,卻在觸及對方後頸時突然僵住——那裡浮現的蒲公英胎記,正是風輪迴百世不滅的印記!
“原來你才是......“少螢的嘶吼被轟鳴吞沒。神農鼎中的魔瞳突然睜開,瞳孔映出駭人真相:三百六十五盞骨鈴炸成的碎片,正在重組為一柄脊椎形狀的魔劍。劍柄處嵌著的晶核裂痕,與雪影靈貓當年為抗天劫留下的傷痕完全吻合!
焚天發出撕心裂肺的悲鳴。它認出晶核中封存的一縷殘魄——那是三百年前雪影為救少螢,自願被煉成器靈的瞬間!滄溟的海水化作巨掌抓向魔劍,卻在觸碰時被吸乾靈力,暴露出深藏劍身的血字:以魔飼神,以神養魔。
少螢握住劍柄的剎那,往生河的水聲在耳畔轟鳴。擺渡人的白骨正在河底重組,腕間金蓮紋與阿福消散的金紋交織成網。當劍鋒刺入神農鼎時,有個聲音穿透三百世輪迴在她識海炸響:
“該醒了,我的半身。“
劍身突然軟化,化作月見草藤纏住她手腕。藤蔓刺入血管的瞬間,少螢看到終極真相——所謂的天選者,不過是神農氏割裂的神魂。而她與蓑衣少年,從來都是同一枚銅錢的正反兩面!
終章預啟
阿福的鋤頭突然自發舞動,在祭壇刻下完整的《淨世咒》。最後一筆落成時,他年輕的面容迅速衰老,胸口金銀雙紋化作飛灰。消散前的微笑裡,他朝著虛空舉了舉不存在的酒杯:“桂花酒...涼了......“
焚天接住墜落的魔劍晶核,南明離火中浮現出雪影靈貓最後的記憶:三百年前的天劫中,少螢曾將半縷神魂封入它的晶核。而此刻的劍柄深處,那縷神魂正在甦醒。
蓑衣少年在鎖鏈中停止掙扎。他心口的魔髓晶突然龜裂,露出內部跳動的神農血脈。極北之地的崩裂聲中,青銅祭壇的核心區域緩緩升起一座冰棺——棺中沉睡的女子面容,與少螢有七分相似,嘴角卻噙著魔尊愛爾的笑。
少螢的指尖觸到冰棺的剎那,整座極北冰原的霜雪突然停滯。棺槨表面的冰晶折射出萬千畫面,每一片都映著不同時空的少螢——七歲時在趙府後院埋種、誅仙台上剜心的瞬間、往生河邊與風訣別的背影......冰棺中的女子緩緩睜眼,瞳孔裡流轉著與少螢額間一模一樣的金銀雙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終於等到你了,我的半身。“女子的聲音穿透三百年光陰,震得少螢神識劇顫。她看到女子心口插著的本命劍,劍柄蒲公英紋路正與清風所贈的定魂鈴一模一樣。
焚天的尾焰掃過冰棺表面,南明離火竟被凍結成冰花。滄溟掀起的巨浪在半空凝成冰瀑,雪影靈貓的金瞳首次露出懼色——那女子的指尖正滲出與魔髓晶同源的紫霧,卻裹挾著純淨的神農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