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後才開口,“我吧,其實是有點懷疑秦老三跟司迦意的事有關,怎麼說呢,的確是發生了一些事,但也是我的直覺吧。”
方婷一哆嗦,催促他快說。
說起藏刀的打造手藝,別說整個古城了,就連整個滇算上都沒幾個能比得上秦老三。
秦老三往上早幾輩人是獵戶,以獵為生,所以一些鐵藝工具不在話下,到了秦老三爸爸那輩,就開始做起了藏刀和皮毛生意。
有些藏刀是從藏民手裡收來的,因為不讓打獵了,不少藏民家裡都有那些戶外用的刀具,秦家就給收回來,壞的地方好生修補,簡單裝飾一下就行。
但大多數藏刀是自己設計自己打磨的,用作裝飾,從大到小再到袖珍,什麼樣的都有。
秦老三也學了他爸的好手藝,甚至說是青出於藍,所以,到了旅遊旺季的時候,他家鋪子的生意特別好。
相比秦老二的火爆性子,秦老三就是特別憨厚實在的人,平時總是笑呵呵的,不吱聲不吱語,跟鄉里鄉親相處得都不錯。
“要說這秦老三吧,身子骨也算是挺健壯,但就在半年前過世了,特別突然。”老關還在擺弄著那根菸,沒心思抽。
“就說是生了場急病,但你們說,哪怕再急的病,那在平時裡也會有點徵兆吧。”
當然,世事難料,人有旦夕禍福的也沒處說去。
但讓老關感到奇怪的是秦老三的死後。
現在不及從前,從前誰家有人過世了,往往會停屍七天,如果是少數民族的話或者有信仰的話,也會有各自遵守的殯葬習俗。
像是在這邊不少的當地人還會選擇天葬,而秦家雖說是當地戶,但他們是漢人,所以下葬的時候遵循的是漢人習俗。
問題就在這了。
“秦老三是上午沒的,在殯儀館也就停留了半天,到了晚上他媳婦兒就安排下葬了。”老關說。
就算遺體停不了七天,但三天總要有的,哪怕真的是有講究趕時辰,至少也得停留一晚,但秦老三匆匆忙忙地就被葬了,這是其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其二,秦三嬸堅決土葬,哪怕違規也死活不火葬。
關於這點老關也是聽說的,當時有幫著去打下手的,到他客棧來玩的時候提了一嘴,又說這心情能理解,埋在土裡吧還有個念想,逢年過節啥的都能去瞅瞅。要是往火裡一推就啥都沒了,只剩下一堆白粉粉。
老關當時還覺得火葬也沒什麼不好,那西藏不少得道高僧都是火葬呢,但畢竟是別人家的事,他也不好多嘴。
“在秦老三下葬後的三四天吧,我就聽一跑山的小哥說了件事,挺嚇人。”
所謂的跑山,就是一些當地的人到了山上有收成的季節就去收貨,各種山菜、菌子、山核桃之類的,還有專門去收藥材的。
像是來老關店裡的那位跑山小哥,就是以收藥材為主,別看年齡不大,但認識的草藥可不老少。
他跟老關的關係不錯,那次來店裡是給他送野靈芝的,然後就跟他說了件關於秦老三的事。
話說這小哥見天往山裡跑,哪塊什麼樣什麼地勢的一清二楚。那天他路過秦老三的墳,還特意帶了壺酒,想著放他墳前讓他嚐嚐。
豈料到了墳前,他這麼一看,壞了,墓碑有人動過了!
不但墓碑有人動過,就連旁邊的土都是新的,一看就是有人挖過墳。他再仔細去看周圍,竟發現了一行腳印。
“是一行,不是兩行。”老關跟他們強調,比劃了一下,“跑山小哥說,腳印就是單隻的,一個疊著一個,一直延伸了挺遠,他沒敢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