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堂裡,幾個女人熱情的招待了媒婆。
林家現在收入高了,家裡果子點心茶水都不缺,媒婆剛坐下,就有人上了吃的喝的。
“你們家兩個姑娘真是長得水靈,難怪於家進城找了我來說煤,我啊,可是很少到城外說媒的。”媒婆說話的時候滿臉笑容,並沒有看不起林家的意思,反而是想要突出於家對林家的重視。
大家聽完,也笑著點頭。
“今天我是代表於家來的,說是你們家的芳兒姑娘,正是適婚的年紀…………”
大家聽完,知道這是二房家林芳兒的喜事上門了,讓二伯孃坐在媒婆身邊,其餘幾人則在一邊旁聽。
聽媒婆誇了於景安差不多兩刻鐘的功夫,才漸漸停了下來。
於景安對於林家來說還是比較合適的。
只是人家媒婆第一次代表男方上門,也不可能來一次就答應婚事。
總要說考慮考慮再定下來,這也是每家的傳統。
把媒婆送走後,家裡幾個女人才考試討論去這樁婚事來。
“於家那小子,我們都見過,倒是個好的。”
“模樣周正,家裡生意做得也不錯,算得上家境殷實。”
“年紀也挺合適,比芳兒是大了幾歲,不過都說年紀大的男人,會疼女人。”
“這麼大年紀沒成親,還是得去打聽一下,以前沒往這方面想,覺得人不錯,但是真的要結親,還是得多方面瞭解一下的。”
“那是,這兩天得空還是得去莊安村打聽打聽。”
“還得問問芳兒那丫頭的意見呢,要是給她找個不滿意的,在一起了也是怨偶。”
地裡還有活,家裡兩個大姑娘也都是可以成親的年紀,更小的孩子也不會叫去幹活。
除了有身孕的兩個女人也留在了家裡,其他幾個女人也邊說邊往地裡走。
玉米賣完了,玉米杆子也是個好東西,還得全部收回來。
冬天沒有草的時候,玉米葉子可以剁碎了給家裡的動物吃,玉米杆子也能用來燒火。
談婚論嫁這種事,大人們是不會和當事人商量的。
林笑兒好幾次想問問到底進展到什麼情況,林母都不告訴她。
問多了幾次,她知道問不出什麼,也就懶得再問。
期間也有從林芳兒那裡聽到一些訊息,就是說已經找人去莊安村打聽過。
林笑兒把這事放在腦後,反正家人們都是齊心協力的,不存在什麼極品,林芳兒的婚事,他們肯定會好好考慮,便開始琢磨起別的事情來。
天氣越來越冷,林母又給林笑兒做了兩套更厚些的秋裝。
不過林笑兒裡面穿著貼身的秋衣,倒是沒覺得有多冷。
沒有特別事情的日子裡,林笑兒繼續做著外賣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