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說著,眼眶裡蓄滿了淚水。
林菀兒,是林家大伯的大女兒,早在老家的時候就已經出嫁給了鎮上一開鋪子的後生。
去年逃荒的時候,約好在路上碰面的,結果直到現在也沒碰上面,真是不知道對方現在到底什麼情況。
林笑兒對這個大堂姐印象不深,比她大好幾歲,又出嫁了好些年。
“沒事的,大嫂,吉人自有天相,菀兒應該在哪個地方也好好生活著呢,以後總會再見到的。”林母開口安慰。
林笑兒覺得這種場景她不適合出現,最不會安慰人了,悄悄退了出去。
三月中旬,天氣真的暖和起來了。
騎著馬上了自家後山,撒了草種的地方已經冒出了小草,漸沒馬蹄。
山上的馬群、羊群、牛群都懶懶散散的吃著草,好不自在。
之前移植出來的果樹,長勢良好,基本沒有枯死的。
林笑兒策馬在山上跑了幾圈,最後找了個合適的位置坐下,思考今年家裡的生意應該有哪些新突破。
不如開個羊肉館吧,家裡之前的快餐攤子生意勉勉強強,收入的大頭還是外賣。
找個熱鬧些的位置開個羊肉館,外賣生意繼續做,還能吸引更多客人。
但是開羊肉館的話,那就不是普通小飯館了,得弄個大一點的,起碼也得有兩層樓的鋪子才行。
家裡這麼多羊,只靠賣活羊,賺的也實在有限。
還是得開個家庭會議,一起討論討論,
並且,就她這個尿性,估計也就嘴上提提主意,出個選單,最後真的要幹活的,還得是自家大哥來操心。
不過鋪子她可以買起來了,到時候租給自己家裡,便宜些租。
她賺這麼多銀子,家裡除了爹孃知道,別人都不知道。
她也不是一個愛露富的人,平時穿得也簡樸,家裡別的人要知道她這麼有錢,她也擔心別人會亂想。
更何況,玻璃的收入,剛開始分成確實是很多,但隨著市場慢慢飽和,以後也不會再有這麼多。
不過,這門生意還是抓在他們手上,別人也學不會去,很多年以內,這錢還都是他們該賺的。
莊安村,於家。
不同於林家的安靜,於家仍舊還熱熱鬧鬧的。
村民們都在說新娘子如何如何漂亮,嫁妝如何如何昂貴。
特別是說到那帶有大鏡子的梳妝臺。
“還想著新娘子是幸運能嫁來於家這麼好的人家,我看新娘家家底也很不錯啊。”
“可不是,那梳妝臺做得可多精緻,特別是還有那麼大一面鏡子,聽說城裡那麼大一面鏡子好幾十兩呢!”
“嘖嘖嘖,這麼貴的嗎?這也不能吃不能喝的,買這麼貴的鏡子,可真是捨得。”
“你不看看人家別的陪嫁品,那床啊,衣櫃啊,箱子啊,哪樣不是好的,難怪於家這孩子,這麼多年不成親,就看上了林家姑娘呢。”
“你們聽說沒有,林家還有個木工工坊呢,聽說那梳妝臺可都是他們自家工坊裡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