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複【待修】
程遙青在房內坐了一會,胸口還是憋得發悶。
朝窗外看去,顧小少爺蹲在地上,手裡一根樹杈子,朝地上一會劃拉幾下,一會指指戳戳,不知道在畫些什麼。
程遙青轉過頭不看他,心下裡盤算:這處院子藏於京城巷陌衚衕之中,京畿營士兵巡查了一輪,按照她對他們排程的瞭解,一時半會不會再次巡查。也就是說,顧況一個人呆在院子裡面暫且安全。
所以她決定到街上去透一口氣。
程遙青既這麼想定了,便三下兩下卸下刀具,拿了一件常服換上。倘若從前院大門出去,勢必要路過埋頭苦畫的顧小少爺。程遙青現在看不得他那張臉,於是轉身往後院走去,右手搭上牆縫,借力縱身一躍,翻過高牆,來到一條偏僻無人的小巷中。
小巷的盡頭就是大路。
她快步走出小巷,一下子就來到了人來人往的大街上。
祝婆婆的房子坐落在京城西坊。
這裡雖然不同於京城最為繁華的南坊,但是卻是處處民居,街邊幾個小鋪子,也不叫賣,就是悠然地等著人上前來挑選問價。街上都透露著一股子令人心安的閑適。
人間煙火,最為令人放鬆。
程遙青的腳步不知不覺慢了下來。
她這一慢,就看到左面一個賣蜜餞的後生。
這人坐在一條板凳上,面前十幾個竹編簍框,裡面滿滿的盛著各色幹果:蜜漬杏脯,梅子姜,間道糖荔枝,金絲黨梅,香糖果子……程遙青走上前一問,果然是是自家醃製了,拿來街上買。
這後生見來了客人,熱絡地從身旁拿出一個鏟子,從籮筐裡一鏟鏟起幾個,讓程遙青品嘗。
雖然品類不多,但是這些蜜餞一個個都果肉飽滿,滋味酸甜。
程遙青爽快地付給小哥三個銅板,把各色蜜餞都抓了幾個,湊成一袋,揀了最愛的金絲黨梅放在嘴裡含著,其餘的揣進懷裡。
一邊嚼著果脯一邊閑閑地逛,不一會就迎面看到一處祥池,池邊植滿了垂柳。再往前走,一側通往南坊,裡面大多是酒樓妓寮,外圍一圈茶樓、布匹店、香藥鋪,好不熱鬧;另一側通往東坊,東坊更加清靜,是朝廷的官僚所在處,間或有幾間民居,不過大多都是大人們的深宅大院。被焚毀的將軍府就在此地。
程遙青腳下一頓,朝著東坊走去。
原來是將軍府的地方,現在只剩下一圈燻黑了的外牆,裡邊的建築全都坍毀在地。
將軍府是臨街而建的,面前一條大路,路的另一側是民居和鋪子,平日裡都有人來來往往,這方便了程遙青混入路旁駐足看熱鬧的人中。
將軍府門口停了一輛青紗帳的馬車,一匹毛發稀疏的黑馬不耐煩地在馬車前打著響鼻,行轅邊侍立的的馬夫見狀,勒住韁繩不讓它走動。
這馬車裡坐著官府的人,程遙青心中暗想。
她不動聲色地把自己埋在竊竊私語的人群中。
“慘哦,上上下下幾百口人,沒一個活下來的。”
“聽說是後半夜起的火,當時俺半夜尿急,起來一看,半邊天都紅得發亮。”
“幸好顧老將軍出征了,要是還在府裡,可就壞事了。”
“不過我聽說,顧老將軍膝下唯一的孫子,好像在火裡沒了。”
七嘴八舌的百姓,聲音交織成一面混沌的網,把程遙青團團包裹住。
程遙青甩甩腦袋,把那些繁亂的人聲甩出自己的腦子,終於看到門口走出一個人。
這是一個身著緋衣常服,腳蹬黑革長靴的青年人,看起來不過弱冠之年。
程遙青並不認識他,但是她知道,這人多半是負責將軍府失火一案的官員,於是又沖他多看了幾眼,記下他的特徵。
這男子身形要比旁人細得多,腰間一根織金腰帶,簡直摟不住他的身子,看起來像是要墜下來。他細眉大眼,或許是因為太瘦,眼睛像個核桃似的凸出來,眼底有兩抹淡淡的青黑色。
不過幾秒鐘,這個男人就鑽進了青紗帳圍成的車廂。
程遙青眉頭皺起。她雖然不認識官場之人,但仍然對官府品階略知一二。將軍府失火案歸大理寺主管調查,緋衣之人的品階,既不是大理寺卿,也不是大理寺丞,只是一個下面小小的寺員。雖然不能排除主管之人公務繁忙沒能現身,但是此時現場只有一個寺員壓陣,讓程遙青覺得不符常理。
要麼是將軍府失火案背後牽涉重大,大理寺的要員不想趟這趟渾水。
要麼是今上並不重視將軍府一案,底下人也就不盡心盡力。
無論是哪種猜測,都讓程遙青心下感覺不妙。
正想著,將軍府殘破的大門口,幾個捕快模樣的人魚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