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遇險

門房臉色一沉,一個箭步抓住羅大娘的手臂,就要拉人起來。

羅大娘卻鐵了心跪在地上一動不動,像吃了千斤秤砣一樣。門房一個中年漢子,一下子竟沒拉動她。

正當他準備再叫人來幫忙的時候,卻聽見大理寺門口道路盡頭的拐角處傳出得得馬蹄聲。

一眼暼去,行來一輛看起來就非富即貴的馬車。

整個車身用烏木打造,上嵌老銀紋樣,莊重素淨。車身前四匹毛色油水光滑的壯馬,兩匹烏雲踏雪,兩匹純色青驄。

四駕拉車,一看就身份不凡。

門房哪敢在貴人面前造次,情急之下,只好取之下策,把羅大娘先迎進來再說。

他立刻變了一副嘴臉,殷勤把倒地不起的羅大娘架起來:“大娘,外頭熱,您看咱們進去再說?”

羅大娘見已經達到目的,便乖順地倚著門房站起來,假裝體力不支捧心道:“喏,後面兩個人是陪我來的,也得跟著我進去,老婆子心慌得呦……”

門房不願和他們多糾纏,反正他已經打定主意,人一進來,便讓自己熟悉的下人把她們帶到偏房關著,上點粗茶灌上兩壺,等主事的人來敷衍兩句,事情自然就解決了。

程遙青原本定下的計策是羅大娘在地上嚎哭引出門房,然後自己和祝婆婆沖出去認出羅大娘,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利用圍觀群眾的壓力逼著門房帶她們進大理寺。

不過那輛出人意料的貴人馬車打破了原定的計劃,反而使她們混進府裡更加輕易。

就在大理寺偏門關閉之前,程遙青回頭又望了那駕馬車一眼。

帷幕緊緊地拉下,看不清馬車中的人影。

但是程遙青敏銳地注意到馬車帷幕上游魚戲蓮的紋樣。這種紋樣盛行江南十餘年,難道是哪個大家來人上京?

下一秒,門扉緊閉,隔斷了程遙青好奇回望的視線。

她們終於來到了朝廷要案重地——大理寺。

進入大理寺,清涼之氣撲面而來。

外面的大路上無遮無攔,行人只能在毒辣的日頭下直曬。

大理寺內則是另外一幅景象。門外長街上的紛擾被隔絕開來,一同隔絕的還有暑氣。高樹嘉木鬱郁蔥蔥,清溪蜿蜒,從路旁涔涔流過,一副令人心曠神怡的樣子。

門房把她們帶給一個管事模樣的僕役,這僕役又轉手給一個小廝,這小廝帶著她們七拐八拐,來到了大理寺深處一個偏僻的小居室中。

撣了撣桌子上薄薄的灰,小廝示意她們入座。

他丟下一句:“在這裡好好等大人問話。官府重地,如果沖撞了哪位大人,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受得起。”,連茶都沒上,就甩開手走了。

羅大娘本來以為進入了大理寺就大功告成了,誰知被一層層轉手,送到了這個無人問津的旮旯地。她的心頭倍感失望,抬首向身旁的程遙青求助。

雖然與羅大娘相熟的是祝婆婆,但一路上看程祝二人的相處狀況,羅大娘隱隱察覺到真正做主的人是程遙青。

程遙青此時看起來正在思索。

她並不意外大理寺人的冷遇,相反,她期盼著這種漠視。

在不被注意的狀況下,才有機會幹成驚天大事。

比如現在,她就想摸到昨日羅亮所在的屋子探查一番。

但是現在,程遙青還要安頓好翹首以盼的羅大娘。

她很快就找到了脫身的機會。

不過多時,一個小吏模樣的人走進了她們呆的房間。

來人自稱姓陳,是羅寺員的同僚。

這陳寺員一張嘴舌燦蓮花,張口就誇羅亮如何如何勤勉,如何討上司喜歡,偏生對最重要的問題:羅亮的下落,避而不談。

見羅大娘和陳寺員你來我往談得熱火朝天,程遙青藉口內急,出去如廁。

循著昨夜裡記下的方位,程遙青匆匆往羅亮的居室走去。

在祝婆婆的院子裡,顧況一個人又過上了百無聊賴的日子。

他一個人練完了早功,看了一會草叢裡蛐蛐打架,又撥弄了一會牆根地下新長出來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