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
顧況一番高論震懾住了眾人。他從梅夫人口中問出了秦將軍可能的所在,騎上駿馬急匆匆出發。古擇在牛蘭兒與追隨顧況之間猶豫了一下,牛蘭兒抱著還未完全康複的梅夫人,給了古擇一個肯定的眼神。古擇會意,撒開腿追趕出去。
烏雲踏雪在軍中被牛蘭兒照顧得極為妥當,鬃毛油光發亮,四蹄撒了歡跑,又輕又穩當。
人伏在馬背上,獵獵風聲從耳邊刮過。
街景,城門,郊外,牧草。
顧況緊緊抓住韁繩,一籲聲,一人一馬停了下來。
遠遠的,人聲鼎沸,火光沖天。
古擇趕了上來:“顧老弟,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他分明比顧況年長,但是此時卻下意識把這位他一直看作弟弟的少年,當成了主心骨。
風把少年額前的鬢發拂亂,顧況的神色在遠處火光的映照下晦暗難明。
顧況內心思忖一番,下了決定:“咱們先悄悄地摸進去,看看情況。”
兩人悄悄走近人群外圍。外圍計程車兵穿著虎賁軍的鎧甲,顧況和古擇很容易就混了進去。顧況越過人群仔細觀察,發現人群中央躺著幾個血跡斑駁的人,面孔陌生。而另一側,站著的就是秦將軍所帶的嘩變軍了,他們雖然也穿著虎頭標識的甲冑,左臂上卻綁著土黃色的布帶。兩方對峙,神情嚴肅。
忽然,眾人的眼神都向左偏去。
四位身如高塔的力士扛著一頂軟轎,緩緩步入。人群自發撥開一條通道。對面臂綁黃巾之人都憤憤盯著轎子上的人。
原來是常清鴻。
顧況第一次好好打量這位小常大人。
常清鴻或許也知道今日危險,所以穿得分外隆重。
禦賜的袞袍,原先是賜給有才的翰林學士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了他的身上。衣袍之下,鼓鼓囊囊,顯然是穿了貼身軟甲,以防被冷箭所傷。
顧況和古擇隱在人群之中,與常清鴻相距甚遠,更何況常監軍穿得如此保守,一時間,也想不到直接刺殺的方法。
不過顧況知道,比常清鴻取性命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他為什麼能夠控制顧家掌控多年的虎賁軍。
很快他便知道了答案。
常清鴻先是從袖口拿出明晃晃的聖旨,再從懷中拿出了一個小盒子。開啟盒蓋,裡頭有一樣薄薄的物事。他舉起那樣物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上面。
是虎符!
原來如此。
顧況終於心下了然。果然,關鍵還是在常清鴻手頭那一塊虎符上面。
據他所知,虎符一分為二,一塊在京城皇帝手裡,一塊在軍隊主將手中。他分明記得,爺爺總是將虎符貼身攜帶,而他也能有七八分確定,古擇交給自己的虎符是真。那麼,常清鴻手裡的虎符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顧況凝眸:首要的事情,是驗證常清鴻虎符真假。
他眼睛一轉,立刻想出了主意。顧況轉過頭與古擇耳語了幾句,古擇初時有些為難,顧況卻看著他眼睛道:“古兄弟,此事事關重大,幹系虎賁軍一半兄弟的性命。你可千萬不能在此時退下。”
古擇被委以重任,只好硬著頭皮點點頭。
顧況則如遊魚般溜出了人群。
那廂邊,常清鴻再次宣讀了聖旨,亮出虎符:“聖意昭昭,止戈止矛。秦敬堯,你枉有忠君之名,沒有忠君之實。軍中嘩變,視為大逆,你可知罪?”
黑臉的秦將軍沒有理會常清鴻的說辭,反而轉身對著立在常清鴻一邊計程車兵喊話:“顧家鎮守邊疆,已歷五代。顧老將軍戎馬半生,他的兒子沙場裹屍,孫子也投筆從戎。數年來,老將軍對虎賁軍的大恩大德,某不敢忘!”
黃巾叛軍立刻爆發出叫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