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八十章 救敗兵傅彤替死

關興聞言大喜,道:“莫非先生已有良策突圍?”

趙舒點了點頭,指著東吳軍營,道:“陸伯言也是一時豪傑,能與之一戰,實為身平幸事。不過,此刻未戰吾卻先佔了七分敗勢。”

關興寬慰道:“先生何以如此自謙?陸遜之計,不是在先生意料之中麼?”

趙舒淡淡一笑,並不再言,身後桓易介面,道:“先生看穿陸遜計謀,卻仍遭敗績。這正是先生所處之劣勢,某聞孫權以傾國之兵授與陸遜,而先生卻絲毫不得陛下信任。就算再說妙計,以某看來也是,嘿嘿。”

這幾句話說的極為不敬,但劉備不聽趙舒的忠言而導致兵敗,已經傳遍全軍。桓易所言,句句屬實,關興如何能辯駁?趙舒卻臉色一沉,喝道:“桓易,休得出此不敬之言。吾受陛下知遇大恩,即便性命不要,也須極力效忠陛下。一時失意,個人榮辱,算得什麼?”

桓易低頭道:“是,某失言了。”

關興聞言大為感動,郎聲道:“先生勿憂,某這便與兄長商議,向陛下保舉先生復職。”

“不可。”趙舒急忙阻攔道:“如此一來,反倒讓陛下覺得吾趁火打劫,豈不更讓陛下疑心?”

關興點了點頭,又複道:“這只是我等軍方將領之意,與先生絕無關聯,先生請放心。”說完不等趙舒再勸阻,便向關平等將走去。兩人之間爭執幾句,便又一起下城離去,吳懿等川將也跟隨在後。趙舒看著他們行去的方向正是劉備暫時住所,不由面露微笑,向桓易點頭致謝。

看著黃皓一臉諂媚笑容地拿著詔書前來,趙舒的心裡突然之間空蕩蕩的,自去年七月劉備在白帝城將趙舒兵權削去,到現在已經近一年時光。這一年之中,趙舒心中只想的是取回兵權,似乎那是趙舒應該得到的。可是現在劉備的詔書下來,趙舒本該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心中卻反而隱隱覺得不安。是因為此役死人太多,還是覺得將來的路,更難以行走?

劉備雖然同意了關興眾將的諫言,卻並不宣召趙舒前去,親自任命,而是讓黃皓來傳旨,是放不下皇帝陛下的尊嚴,還是終究對趙舒心存顧忌?詔書前面的客氣廢話,無非是趙舒如何功忠體國,如何暢曉軍機,是以官復鎮東將軍之職,節制江夏城中所有兵將。

黃皓讀完詔書,笑吟吟地上前將趙舒扶起。趙舒心中雖然把這小人恨得牙癢癢,臉上卻是比他還燦爛的笑容。黃皓似乎也知道當初對趙舒冷淡了些,不住口的請罪自責。趙舒也只好昧著良心的連聲說不敢,以後還要仰仗公公大力之類的言語。等把黃皓滿意地送走,城中一眾武將才上前道賀。趙舒乃命桓易在城上巡視,自己回到黃權留下的中軍帳中,升帳聚將,商議突圍之計。

眾將行禮之後,安位次坐下。趙舒粗略統計一下江夏敗兵,只有兩萬多一點,而且除了林楊所部已經江夏原來的少數駐防部隊,其餘都是帶傷在身,戰力低下。而武將之中,趙舒能叫出名字的也只有關平,關興兄弟,與吳懿,吳班等人。馮習,張南等將皆戰死疆場,歿於王事。

點卯之後,關興便忍耐不住,開口詢問突圍之計。我淡淡一笑,道:“其實也不是什麼高妙計謀,不如吾先向諸公講一個典故。”我稍微停頓一下,趙舒繼續道:“昔年高皇帝與楚霸王項羽爭霸天下,一次兵敗被圍困在滎陽,內無糧草,外無援軍,情形與今日頗有幾分相似。一眾謀士束手無策,將軍紀信卻挺身而出,願意著高皇帝衣甲車馬,於東門出城吸引項羽大軍,代高皇帝死。才使得高皇帝從西門突圍而走,創就漢家天下。”說完之後,趙舒掃視帳中諸將,道:“吾之計策與此大同小異,只是這紀信將軍卻由何人來扮演?”

趙舒言語剛落,關興便要挺身而出,卻被乃兄輕輕拉了一把。至於吳懿等將,更不敢與趙舒對視,惟恐被趙舒點名。看來劉備的部屬,也未必就很忠心,在這生死關頭上,誰也不願拿自己的性命去換劉備的命。

趙舒微微一笑,忽然一掌拍在面前木案之上,厲聲道:“難道諸君之中便無紀將軍一般忠義之人?”眾將一起抬頭,眼望著趙舒,卻仍無人出聲接下這差事。

“既然都不願意,那本將軍就點名了。”趙舒又恢復笑容,關氏兄弟與趙舒交情不淺,而且畢竟是趙舒的妻舅,自然不會擔心趙舒點著他們。而吳懿等川將均是冷汗直冒,每當趙舒的目光掃過,身體便不由自主的顫抖一下。

正當趙舒考慮要點誰的名字的時候,帳外突然闖入一人,大步走到我面前道:“末將願往。”趙舒轉眼看去,卻是熟人,武陵都尉傅彤,不知何時調到東征軍中任職。傅彤的一句話讓帳中所以的人都鬆了口氣,趙舒也不願意勉強別人去送死。

趙舒抬眼看著傅彤,既然有人願意當這個冤大頭,趙舒也沒有理由拒絕。當下起身上前,對著傅彤道:“將軍忠義,我必表奏陛下,厚加體恤將軍家小。”傅彤環視帳中眾將,道:“末將聞‘父有難,兒當死之,君有難,臣當死之’。陛下危難之際,末將願代陛下死。只是帳中諸公,身居高位,受陛下大恩,卻畏死不前,著實讓末將心寒。”眾將聞言,面上皆有慚色。

傅彤又對趙舒道:“末將家中有幼子一人,尚未成年,望先生早晚代為看護。”

趙舒點了點頭,道:“將軍之子,即舒子也,定會養育成材,以慰將軍。”

傅彤淡然一笑,道:“多謝先生,如此請先生用計。”趙舒點了點,便將心中所想一一道出,最後道:“社稷存亡,只在今夜一戰,望諸君奮力拼搏,以報陛下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