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馮曉東看來,他不求能讓春晚這樣一檔對於整個電視行業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節目重回巔峰,但起碼也得重現榮光。
而這時候,時間已經是快十一點了,春晚的節目已經播放到了三十個。
這次春晚一共是三十九個節目,其實每年春晚的節目基本都是固定在一個範圍裡面的,一般都是三十五至四十五個之間。
而今年原本是確定四十二個節目,結果在馮曉東刪刪改改下,才減少成了三十九個。
也正是如此,這次的春晚節目總體的質量都很高。
只不過就是被葉浩的幾個節目給掩蓋住了,才給了大家一種錯覺。
其實略微一想也能明白,要是其他節目不好看,大家也沒有繼續看下去的慾望,也就看不到葉浩的小品節目了。
而這時候,葉浩的最後一個相聲節目《我要反三俗》要開始了,最戲劇的是,緊跟著的下一個節目,還是葉浩的小品賣柺!
當然這個事情,觀眾們不知道!
可當大家看到這個這個小品的製作人依舊是葉浩的時候,當時就冒出一個念頭:“後面的那個小品是不是有事葉浩老師的作品.......”
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特麼越想越有這個可能!
不過他們自己想想也是無語了,以前看春晚節目都是看演員都是誰,結果現在就盯著節目製作人看了......
《我要反三俗》這個小品應相聲大師郭德綱最具代表的一個作品,其利用反諷的手法塑造了一個內心很骯髒,但說話很漂亮的人物形象,也就是那些所謂的給別人戴高帽子的,為自己的齷齪行為找藉口的諂媚小人。
這是郭德綱對於那些汙衊自己的那些小人的一種反擊。
當然,單從作品本身來說,也是對現實的一種諷刺,十分具有教育意義。
要知道,不論是相聲,還是小品,不僅是能帶給觀眾以快樂,更是有著寓教於樂的意思。
而這才是真正能稱之為優秀的好作品。
所以,當所有人看完這個相聲之後,在歡笑過後,大家更多的是深思。
現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無數相聲界的老前輩都陷入了沉思當中,回味著這個相聲作品。
不得不承認,這是他們近幾年來,看過的最好的一個相聲節目,而當一個相聲節目上升到了這種真正反映一個社會現象的時候,那麼這個相聲必然是一個足以載入相聲界歷史的經典!
而當所有人都還陷入沉思當中的時候,小品開始了,是葉浩的《賣柺》。
結果大家一看製作人......臥槽!還真特麼是葉浩!
不過這時候,顯然大家都已經有些麻木了,彷彿已經習慣了,好像本該就是這樣一樣。
可就是因為如此,大家就越是期待這個小品,實在是之前那兩個小品太搞笑了!
很快,演員上場了,映入眼簾的是一對夫妻,大約都五十來歲。
小老頭拿著一副柺杖,小老太在後面追道:“哎~~~大忽悠!大忽悠!”
小老頭一回頭道:“喊啥大忽悠,當大夥面,別叫我藝名行不行?”
結果這一麼說,臺下人全都笑噴了!
要知道,他們剛才還在為上一個相聲節目沉思人生的哲理呢,結果突然就給他們來了這麼一下,誰接受的了啊?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