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煒也不知道該怎麼轉述董卓的遷都理論,於是說道:“反正董卓不會落下你的,你就安心的等著去長安吧!”
“長安?”漢獻帝驚訝道,衝著趙忠下令道:“趙爺爺,趕緊替朕問問荀司空,有沒有這方面的訊息。”
羅煒壓根攔不住這位忠僕,另外,也可見漢獻帝小朋友雖然做不得主,卻也不至於訊息閉塞的成為睜眼瞎。羅煒繼續道:“董卓這回有了經驗,也長能耐了,估計朝中之人即便聽到點風聲,也摻和不進他的計劃了。”
漢獻帝小大人似的嘆了口氣:“朕倒是不牴觸遷都長安,只是此事牽涉甚廣,一則,袁氏因為於聯盟那頭牽涉甚深,朕怕董太師會趁機剷除袁氏以儆效尤;二則,新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必定勞民傷財,百姓何辜;三則,相信董太師也不會樂意將大好的洛陽城拱手讓給敵人的,可畢竟這裡是祖宗基業,朕是真的擔心,他一怒之下會毀了此地。”
羅煒不禁再次感慨獻帝劉協的聰慧敏銳,想想自己9歲10歲的時候都在幹什麼,還不是熊得人嫌狗憎的。見小傢伙愁眉不展,羅煒直接衝著外頭喊了聲:“外頭還有人守著的吧!”
話音落了有一會兒,先前跟在趙忠旁邊的小忠子這才探頭來瞧。
羅煒說:“去打聽打聽董太師什麼時候能忙完,等他忙完了,就說羅煒有事找他。”
小忠子瞅了一眼漢獻帝的臉色之後,扭頭跑了,好半晌才滿頭是汗的跑了回來:“董太師說了,今晚他是來不了了,說明天一早儘量抽時間來與陛下和羅貴客共進早餐。”
漢獻帝頓時陷入了巨大的忐忑之中,表面上卻極力做出鎮定的表情,可見儘管小傢伙嘴裡說著董卓比董越好,也寧可跟著他,卻是打心裡還是畏懼他的。
羅煒也沒想著一時半刻能改變他的想法,索性轉了話題問:“董太師是不是帶回來一男五女與你作伴?”
漢獻帝懵懂的點了點頭,忽然想起來什麼似的:“這六人難不成也是你的朋友?”
羅煒回答的比較急切:“算是吧,他們現在在哪裡呢?”
漢獻帝隨意指了個方向,說道:“他們就在寢宮東面的菡萏山的偏殿裡頭安置,這些都是什麼人,幾個女人就能演一出大戲來,看著養眼,也怪有意思的,就一點不好,窮講究的勁頭,連朕都自愧不如……”
他話才說了一半,羅煒已經跑了出去,完全沒聽到獻帝小朋友在後頭急急的喊:“現在別去,天黑之後會撤……”
漢獻帝口中的菡萏山是在一片蓮池中間堆積出的島嶼,進島並沒有架設專門的橋樑,而是為了野趣,用112只小舟托起了一條煙雨浮橋供人登島,浮橋的中間會經過一間水榭,這水榭剛好與菡萏山上的一排宮殿群遙相輝映。這裡環境清幽,樹木蔥鬱,景色雅緻,要說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一旦抽走兩隻小舟把浮橋撤了,整個菡萏山基本就跟關光緒的瀛臺差不離的條件。而漢獻帝口中的會撤,指的自然就是每天日落之後均需要進行的撤浮橋。
但凡是主角,無論找爸爸、找媽媽、找恩人、找仇人、沒事找事神馬的都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如今換成羅煒找媳婦,能讓他順利的見到人才見鬼了。於是懷著憤懣的心情,羅煒只得悻悻的在漢獻帝的側殿住了一晚。
………………
次日一早,他候著上浮橋的時間就想第一時間登島,剛出了寢殿大門就被找上門來的董胖胖給薅了回來。人家那叫一個振振有詞:“菡萏山就在那裡又不會跑,我可是忙得臭要死,要是錯過了早飯的時間,再想見我就得等到什麼時候到了長安,一切安排妥當再說了。”
於是在獻帝小朋友哀求的目光中,羅煒敗下陣來。
這頓飯局吃得人那叫一個如坐針氈,董胖胖也壓根不是跟上級彙報工作的態度,只簡單的將此次遷都分成了三步走。第一步是自己隨王伴架,領著整個朝廷,在兩萬兵士的護送下先行前往長安安置;第二步,兩萬兵士的一半會返回洛陽,配合在洛陽城留守的三萬人,護送全體官員家眷,以及第一批百姓前往長安;第三步,對於不肯離開洛陽的最後一批人,要麼乖乖的隨護送的兵士離開,要麼一律徵收,待服完半年徭役之後,就可自行抉擇。
羅煒聽到第三步,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肯定很多人死活不肯離開的,你要那麼多人服徭役幹嘛呀?”
董胖胖回答:“甭管什麼時候的遷都,長安城都必須有足夠的人力搞基建,強迫人都奔著那邊去是勢在必行的,區別就是識時務的,太太平平的到了地方,就能挑相對好的住處,選相對好的工作,還能有稅收福利上的優惠。可要是不識時務的,那就只能身不由己了,要怪也只能怪我實在不能把太多有生力量留給敵人成了禍患。”
羅煒還是覺得不仁道:“那要是女人,孩子,老人,病人該怎麼辦?”
董胖胖忽然嚴肅了起來:“有些事情不能婦人之仁,我也知道弱者無辜,但弱者有屬於他們的生存之道,也有他們擅長並能擔當的職責,如果當真是弱到全無生存能力的情況,這才是我們需要出手的時候。也很有可能為天地之間做出他們最後的貢獻,才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這聲音像是董胖胖的,又覺得格外縹緲迷離,驚得羅煒從渾渾沌沌中猛地蹦了起來。董胖胖和漢獻帝齊齊將不解的目光投了過來,董胖胖問:“你也是的,怎麼好好的吃個早飯都能睡著。”
羅煒“啊”了一聲,又看了看錶情挺糾結的漢獻帝:“你倆關於怎麼遷都的事情商量出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