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要說到媒體人可能影響一個人一生的事了,比如以前說五零後,六零後的人思想覺悟不高,七零後的人投機倒把,八零後廢掉的一代,九零後非主流和垮掉的一代。
這些都是媒體用來博流量,然後產生話題, 讓多方對立互噴的引子,為的就是增加話題度和提升業績。
一個文稿出爆款,相當於撰稿人在行業內有了知名度有了業績,有了代表作,所以很多媒體人壓根就是為了利益,根本沒考慮後果。
還有就是增加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把老闆形容的面目可憎, 員工是勤勞的,但和收益不成正比等等,這樣可以啟到一個什麼作用?
可以讓員工變相監督企業和老闆,隨時可以舉報,這還不是最坑的,最坑的是吹年輕人整治職場,一代又一代年輕人被這群媒體人帶了節奏。
有的人就信以為真了,天天想著和企業鬥,和領導鬥,結果很可能三十好幾還在跳槽中,還在鬱郁不得志中,還在抱怨還在怨天尤人,還是一事無成,因為壓根不懂得怎麼去揭開騙局。
就好像你是一個老闆,你喜歡的是什麼樣的人?是那種能力一般, 還喜歡帶頭挑事, 動不動和你唱反調的嗎?
其實老闆壓根夠不著這一塊,大企業老闆和新人基本見不到面,直接得罪的就是你的上一級領導。
這麼說吧,不管是什麼事件,如果沒有媒體人助推,永遠沒話題度的,包括一些大事件,都是媒體人先假裝路人發出去,然後再集體炒作引流。
這群人很多都是以前的大學同學,工作單位的同事,她們有自己的圈子,他們相當於把控了一個聲音開關,新來的女副總一定是被潛移默化影響了,覺得阿諛奉承是邪惡的,是可恥的,是不好的,沒必要為何迎合別人委屈自己。
她把變通和阿諛奉承混淆了,所以我說她能力有,但最終可能會職業持續走低,等到頭破血流的時候可能也想不通。”
徐傾傾消化趙明陽說的,然後問道:“那麼你說職場該怎麼做?”
徐傾傾現在急需就是這方面的經驗, 管理方面得到,她關鍵上了一些商業課發現不如跟著女魔頭學習來的快, 而家裡人好像有意讓她自己去摸索,遇到不懂的在去請教家裡人,深怕手把手教了徐傾傾反而影響她個人成長了。
趙明陽拿起一支筆一張紙一邊寫一邊畫一邊說道:“職場裡,新人一定要多表現,展現個人,這個是無可厚非的,新人期間不要想著管理崗的事,儘量討好直屬上級和老員工,但是不要說廢話,不要輕易喝酒,不要被一些老人當槍使去頂撞某個老員工或者直屬上級。
新人最好別玩站隊,而是和每個人保持一個友好關係,然後看誰真的對你好,可以帶你教你東西,就走近一些。
新人期間是學習的,和學校的內容完全不一樣,如果覺得公司很一般,也最好堅持個一兩個月在跳槽,最好不要三個月轉正後沒過多久就跳槽,履歷不好看,至少半年後在跳槽,要麼三個月之前就跳槽。
新人是可以不斷跳槽的,但跳槽最好是工作一年之後在跳槽,就是原有公司不給你升職加薪,也沒什麼可學的,就跳槽到更大的公司,千萬別越跳工資越低,那就事失敗的。
在不斷跳槽中學習經驗,有了經驗就在增值,比如你在一家上市企業當一名區域的銷售經理,就只負責一個市的專案,你跳到一箇中小型企業就可能直接當銷售經理,把你在大企業的管理經驗帶到中小型企業,人家要的是你這個經驗。
這期間,你不學會察言觀色和學習經驗,你基本可能永遠困在最底層,等到了中層管理才考慮站隊還有如何討好老闆,到了高層管理就是和老闆如何制約了。
如果你在企業裡都不能玩明白這個,就別想去體制內了,可以說企業內的小把戲和體制內的比就是小兒科了。
大部分年輕人就是被媒體帶偏了節奏,信以為真,所以有的人年紀輕輕就在沒有非常強的個人能力前提下在想著如何和老闆對著幹展現自己的價值。
你在同事面前裝這個沒用,你當了他們領導才是真的裝到了。
新人職場大忌就是別背後議論人,別和喜歡背後議論人走的太近,儘量去觀察領導身上的優點,從中學習化為己用,更加別信那些營銷號和媒體的資訊,那是故意引發矛盾製造話題的。
所以你可以學那個女副總的工作經驗,別學她的做人經驗,和她出差,儘量幫他安排好衣食住行的行程,這個她比較在乎,屬於你的個人能力,住的別安排太差,她習慣了住舒適的床鋪,吃的也別帶去路邊攤之類的。
如果出去有飯局的話,儘量別喝酒,喝多了你要說錯話或者發酒瘋會影響你在她心目中的評分,她也不會去參加什麼酒局,這是她對你的優勢,對她自己的弊端了,有些時候,必須得小酌一下,你自己慢慢揣摩吧。
什麼時候出發?去哪裡,有計劃表嗎?”
“目前定的是去帝都一週,去幾家娛樂公司談一些版權的採購,就是之前一些影視劇的版權,還有就是去一趟港島那邊,去完成之前你交代的,去那邊採購一些老的影視劇版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