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陽讓寧東昇約見了幾位青年導演,這幾位導演全部是新人導演,但都不是沒拍過戲的,而是沒當過總導演,沒拍過自己掛名總導演的戲,還有兩個是拍網路大電影的,混跡片場也有不少年頭了,一直不瘟不火。
就是沒人願意讓他們拍院線的,趙明陽找到這群人的時候,說要拍大製作,硬科幻,其實這些導演心裡比誰都清楚趙明陽要做什麼了。
畢竟混跡這個圈子也都不是一天兩天了,大製作大電影找個沒啥作品和沒知名度的導演無非是更想省成本,演員弄點流量,直接走賬完事,爛片一部,但好事就是容易拍啊。
而且科幻電影這個成本還真的不好說多少錢啊,沒上限,因為這個主要靠後期製作,而這類的公司呢,全球就那麼幾家,那幾家是最貴最專業的,可是可以自己註冊一家新的後期製作公司啊,後期再外包給一些小公司,反正雜七雜八弄出個科幻出特效出來就行了,俗稱五毛特效。
而這個成本直接按照全球頂尖公司算,為了好看的話,還可和全球頂尖公司合作嗎,讓他們幫忙製作幾個道具,到時候就說請了全球頂尖製作公司參與的。
這類的投資基本都是一兩個億先砸進去,那邊公司把賬走一走就行了,直接算經營所得。
趙明陽找的這幾個導演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自己會寫劇本,這類導演基本拍出來的東西可以完整復原出作品的一個完整性,
這些人其實在腦中都想到趙明陽要做什麼了,只不過趙明陽這個有點太大了吧,一部劇製作成本就要奔著五六個億去?
這怎麼搞啊,導演犯了愁,製片更犯了愁,只能想想了,怎麼去處理這個了。
不過這種片子容易拿高薪資,幫忙拍完拿錢走人,對方也不會給導演太大壓力的,拍出來就行。
可趙明陽下一秒讓他們徹底懵逼了,趙明陽居然要自己給他們一群人劇本大綱,讓他們進行創作。
這是最大的禁忌啊,投資人參與進來寫劇本,那隻能說爛片中的爛片了,連買個劇本版權的錢都要剩下了嗎?
這有點太摳了吧,吃相太難看了。
而且一般這類投資人都自認自己的文采比文學大家還好,很容易寫的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拍出來就驢頭不對馬嘴。
什麼樣的騙術才是最高明的,首先要騙過自己,才能騙過別人。
趙明陽起身拿著一份手稿說道:「我從小就有一個電影夢,我平常沒事就愛寫點劇本,,當然,我的自我認知還是有的,我如果沒有像樣的劇本,也不會找你們來拍,我只是想向世界證明我們國內也能拍出好的科幻電影。
你們都是我精挑細選的,我從你們的職業生涯中看到了專業性外的希望之火夢想之心,我知道你們是想拍好電影的,哪個踏入這行的人不是為了夢想進來的呢,誰想要拍爛片啊對吧。….
可是現在的市場環境太浮躁了,什麼爛片都大行其道,說白了,為了賺快錢和走賬嗎,我是堅決痛斥這種做法的,我覺得這就是擾亂市場對不起觀眾,所以我堅決抵制這種亂象。」
此話一出,所有人懵逼了,他不是為了走賬的?
還真為了拍出個好作品?所有導演心態瞬間變了,不過又頭疼了,這錢看來不好拿啊,他不會全程參與吧?那要命了啊,拍攝週期三月能變三年啊。
趙明陽看著他們繼續說道:「什麼是科幻?我們要把傳統和科技結合,比如有的場景,我們做成實景,那樣才有畫面感,觀眾不是傻子,你你弄個建模出來,有的太假了,一眼假,我們要做真的。
但在特效上,我們也要追求頂尖的製造,邀請國際的頂級製作公司參與。
很多人會把科幻分為
軟科幻,硬科幻,這就容易理解了,觀眾知道軟科幻注重內容拍攝成本低,硬科幻講究畫面嗎,拍攝成本高為什麼不能結合?
而且科幻,我們要做屬於我們自己的科幻,你們看老外拍的科幻,內容就那些,沒啥內容,但我們如果拍出我們的文化呢?拍出一個系列,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拍個十幾部都不為過。
這個手稿是我十年時間打磨出來的,我反覆的修改,不能說有多好,但我的內容不狗血,而且是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加入進去的,還有科幻元素,超科幻元素,大腦洞,我不是自吹啊,我這是十年磨一劍,作品還是有點內容的,但我能力有限,所以希望各位幫我完成一個整體故事。
我只是提出一個思路,掛名掛你們的名字就行,這個我真不在乎的,而且我也不會干預你們的拍攝,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這個我還是知道的,我只是想為華語電影做出一絲絲力所能及的貢獻。
每當我看到現在的觀眾支援國外科幻電影,貶低我們自己的電影,我都痛心疾首啊,這都是那群走歪路歪心思的人害了我們的影視劇行業啊。
這部劇,我是抱著不賺錢的目的去做的,一部不賺錢,我就拍第二部,直到我趙明陽傾家蕩產為止,我也要讓這個產業這個行業有一絲生的希望,留給未來的華語電影人一片淨土,我們今天的付出,可能讓他們未來少走很多彎路。
雖然我們加一起可能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但如果我們不去做,不去嘗試,未來我們就沒資格批判那群把市場搞砸的人,我們和他們有什麼區別?
總要有人站出來的,為何不是你我,我們只要有一絲希望,也要去試一下,你們敢不敢陪我賭一吧。